众所周知,《浮生六记》描述的是沈三白和陈芸的生活小美好和小忧愁,但是黑暗总是隐藏在光明的背后,沈三白有一个儿子多且爱认义子义女的爹妈,沈三白虽然是长子但是立场也不会太好过的,读完全文第六遍的时候,我才发觉三白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立场艰难,而是他太过沉溺于大家对他的宠爱了,在他自己心中,应该是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形象吧,我不屑于斗争也不想斗争。
沈三白他受尽宠爱,被寄予厚望,大家应该不反对吧,至少前期是这样的:
在15岁的时候,父亲让他拜在当时德高望重的赵先生门下
在19岁的时候,父亲重病,以为自己活不成了,就把家业给他继承,怕他以后赚不了钱,就让他跟着蒋先生做幕僚。(后来父亲的病好转了)
在23岁的时候,他就和父亲一起去外地工作,家书也是托芸娘写的,甚至想找个外遇对象,也是让他们夫妻出主意……
····宅斗源起····
芸娘当初也是比较讨公婆欢喜的,和沈三白是郎情妾意的一对神仙眷侣,家里的上下人也都很喜欢她,叫她“三太太”,但是芸娘是怎么变得不受喜爱,甚至被赶出家门的呢?
事情的转折点在这里,弟弟娶妻了,娶的还是王虚舟的孙女,我查了下百度百科,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应该来自一个比较有名望的家族。本来在同一个家族内是有竞争关系的,并且古代女子在我看来是比较注重彩礼的,善于比较,比较对象应该就是芸娘了吧,正所谓“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斗争”,然后又出了这件事:
弟媳的催妆礼少了珠花,芸拿出纳采送的,还讲述了“女子为纯阴之体,珍珠是纯阴之精华,是相克的”的论断。
为大家科普下古代的“昏(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请期就是催妆,所以很明显,芸娘的聘礼是比较充足的,而且芸娘毫不在意,但是新妇会不在意吗?而且芸娘“珍珠克女”的论断是对下人们说的,当时下人们还觉得芸娘真是太大方了,这件事后来沈复也听说了,说明下人嘴碎,很有可能弟弟那边也会知道!!(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后来弟弟娶妻,沈复夫妻就迁居仓米巷了,你以为彼此就相安无事了吗?你错了,沈复作为弟弟心中的财产争夺对手,无论离多远,他始终不能放心。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沈复那一边对花赏月,坐船赏景,过着神仙羡慕的悠闲日子,弟弟他们可能正在谋划他的夺家产大计。这么想想,沈复后来净身出户也理所应当了。
····误会重重····
据上文可知,沈复经常跟随父亲外出工作,所以思念家里写家书,因为母亲不识字,所以让芸代写,后这件事黄了之后,没办法外出孤独的父亲想找一个小妾,本就是两夫妻的事,扯上儿子儿媳,就把气撒在他们身上了。但是,父亲的小心思后来得逞了,恭喜沈父获得小妾一个!!
在23岁的时候,乾隆五十年,沈复随侍父亲至海宁,芸替母亲代写家书,母亲觉得芸乱写不让其写,父亲以为其不愿写,闹了误会,芸不想失去婆婆欢心未曾辩白。
在28岁的时候,乾隆五十五年,沈复随侍父亲至江,父亲想找外遇,沈复让芸物色,芸因不确定欺瞒了母亲,芸开始不被母亲喜欢。
还记得上文父亲大病,要把财产给沈复继承的事情吗?那是因为原文有提到,父亲生病的一个月沈复是衣不解带的照顾了日日夜夜啊,这次没办法沈复也病了,照顾的事就轮到弟弟了。弟弟欠债已经是习惯了,后文也提到弟弟的欠债后来越滚越多之事情,但是让芸娘担保也算了,芸娘把这件事写信给沈复,就那么恰好被父亲看到了???颇有疑点,本来我觉得芸娘要是不写送走父亲的小妾的事儿,父亲还是相信芸娘的,可能是被气坏了,再加上在病中服侍他的人是弟弟,所以气的把他们赶出去了,还好两年后弄清楚这件事了。
在30岁的时候,乾隆五十七年,沈复和父亲一起病了,弟弟随侍父亲,欠钱让芸担保,芸在家书中说了这事和送走外遇的事,被父亲看到,结果芸被弟弟倒打一耙,沈复夫妻被赶出家门,于是去了朋友的萧爽楼。
但你以为真相大白,皆大欢喜了吗?不,困难才刚刚开始。
····逐出家门····
两年后他们回家了,弟弟又开始警惕了,同年,芸娘一直有的血疾在遇见憨园后,病情转好,结果憨园未赴约,芸以受到愚弄血疾复发,几年后,债务多,父母又因其与妓女走得近对芸厌恶。因家里贫寒,芸决定不请医问药,子女也过的很辛苦,为了筹钱,短时间绣完《心经》病更重了,家里上上下下都厌烦她。书香门第是容不下与妓女之流相近的,再加上家里贫困,芸娘又需要药材吊着,所以开启全家嫌弃模式,但还好,沈复从没放弃过她,正如芸娘也从不放弃沈复一样。
我因友情帮别人担保,结果对方跑了,我来偿还,年底过年被回来的父亲知道了+误会探病的华夫人是娼妓,又赶我们出去。
所以,在沈复担保的朋友落跑,代替偿还未果,被父亲发现后又被逐出家门了。其实,仔细一想,弟弟欠的债也肯定多啊,而且父亲老爷子自己也喜欢充冤大头,美其名曰“帮助朋友”,散尽家财,可见父子的脾性也是一脉相承,所以,赶出家门的原因绝不仅仅那么简单,也有人会问是不是接受不了妓女的黑历史所以才在误认为探望的好友是妓女的同时,就不假思索的把他们逐出去,孙子孙女也不要了,在我看来,我觉得无论是沈复的欠债还是芸娘的探病误会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大过年的,出了这档子事又听邻居闲言碎语,谁气的过啊,但是一定会后悔吧,但这也是当时最无奈的决定了。
····净身出户····
这次逐出家门和上一次不一样,上次纯属在朋友的萧爽楼游山玩水,而这次辛苦多了,不过没事,沈复会苦中作乐,芸娘懂得生活,而且一回乡下,和幼时的玩伴在一起什么病都好了,但是由于奴仆的背叛,芸还是走了。
嘉庆八年三月,芸交代了下情感就去世了,我变卖筹款为芸下葬,回煞的日子,我去见芸最后一面,后亲人知道后都很难过。弟弟哄我父亲怒气未消,让我去扬州,我在那里找到工作并且度过冬天。
后来你们一定会发现弟弟弟媳简直心机。在父亲病重骗沈复 “父亲在生你的气,你快走吧,” 实际上在家里笼络人心,等在葬礼上雇佣几个讨债的给沈复最后一击,读到这里我真的细思极恐了,或许上次沈复和芸娘的担保都可能是弟弟的局,原文中甚至还描写了雇佣的人偷偷和沈复说有人对你不利,母亲质问沈复为什么父亲生病你不回来照顾,在得到我的疑惑之后,惊恐的望向弟弟弟媳,但是终归一句话没说,大局已定了。
嘉庆九年三月,父亲辞世,我赶回苏州,原是弟弟欺瞒了我我在家中失了人心。在葬礼上,弟弟借讨债想要逼退我,我愤然离家,没要一分财产,本想退隐,但又念子女,便听了夏揖山去禅寺独自居住。
沈复后来有志气,是财产分文没要啊,但是他有儿有女的,那怎么办呢?在这里文中交代的很隐晦,可能连沈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死了,而且在女儿的口中知道家里的祖房价值三四千两,很明显这一点弟弟弟媳都知道,可能就沈复不知道了。就算这样,在办父亲的丧礼的时候,弟弟还来借钱,把沈复为数不多的钱拿走了,还是叫沈复儿子去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儿子的命运依托着弟弟,因为一开始沈复是把儿子托给夏揖山的,后来儿子怎样也没提,可能落在弟弟手上了。毕竟沈复儿子的存在一定是对弟弟有阻碍的,应该活不了多久,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七月初,我刚赚了些银子,弟弟借我儿子之口向我讨要钱财,夏揖山对我很好替我付一半又带我收田租,又一起去雪鸿草堂过年。
····宅斗谁赢了····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很明显啊,当然是弟弟一家,后来母亲也被赶到别处去了哎。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沈复这一生,过的坦坦荡荡,他是敢独自在四周无人的寺庙住的人,心中没鬼,过的自在,而且他在做幕僚和浪游的时候帮助不少人,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后来跟着官运亨通的小石,相信也会过的比较好,母亲在离别时也对沈复说,这个家靠你了,说明她也知道弟弟心术不正,又欠债迟早会把家底耗光的。而且,沈复比任何人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看过世间山山水水,的确不枉此生,只可惜,芸娘走了,于是《浮云六记》也到此为止,现今存四记,还有两记会不会是沈复觉得自己的故事也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呢?
哈哈哈哈哈,纯属个人想法和猜测,如有错误,沈复和芸娘可不要怪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