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分设三位护士长和一位大科护士长。有内科、外科、急救护士长。林洋此次进修的急救科,负责的护士长叫李娜。
李娜对林洋自豪地说:“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我们会在3分钟内出诊,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进行现场急救。在接送患者回医院的途中,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会即时向急诊科传达患者情况。如果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手术直达电梯能以最快速度将患者送进8楼手术室。在这里,开设有外科手术室、介入手术室、杂交手术室等12间手术室,可以立即开展支架植入、心脏搭桥、心梗、脑梗、肺栓塞患者的紧急抢救。手术之后,患者再转进楼下的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如果病情稳定,就可以转到16、17楼的急诊病房进行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在“5分钟生命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娜兴致颇高,接下来又讲述了胸痛中心成立的传奇故事。
去年10月份,一名来自浙江的医生在洛州旅游期间突发心梗,他随即被送入医院。入院后不久,这名医生就表明了身份,同时表示他必须要到能够做急诊PCI手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医院抢救。随后这名医生被转院至市中心医院,成功接受手术。
在那以后,胸痛中心的成立就被提上了日程。一直到年初,胸痛中心终于通过了审核,挂牌成立。
胸痛症状里包含了比较多的致命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这些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但很多时候在早期是可以被诊断和救治的。而“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中重要的医疗模式,其工作原则是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的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
这天白天,林洋亲身见证了一位心梗病人的救治经历,真是够惊险刺激。
那天林洋正在与分诊台的王大姐说分诊的事情,忽然,“医生!医生!心脏病发了!快来救命!”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步伐不稳几近摔倒地冲进大门,双手紧捂胸口,随同女子心急如焚,大声喊道。
这一幕突发状况,让在场人捏了一把汗。
王大姐立即推来推车,值班黄医师也来了,在场医护将患者安置在检查床,协助患者静卧,吸氧,并准备心电图检查用物。可正做心电图检查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又发生了:患者胸痛加重,大汗淋漓,焦躁不安。
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明显ST段改变,诊断为急诊心梗。
就此,病人进入了急性胸痛诊治流程。
病人抽血查血常规,心梗三项,服用"公益一包药"进行术前准备。心内科医生也匆匆赶到抢救室,进行会诊。接着,家属签字,急诊大楼16楼的导管室启用。
手术开始,穿刺、造影、球囊扩张……
手术成功,患者获救。
从自大门口接到病人,到病人手术开始,居然只有60分钟时间。
这短短的一小时内虽然凶险,却井然有序。
李娜告诉林洋:“你刚刚所看到的就是我们的'门-球时间'管理。这个患者的门-球时间是60多分钟。门是进医院大门,球是指球囊扩张,进行溶栓急救。”
林洋想到安南县人民医院,心想真是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在安南县人民医院,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后,救护车出诊接到医院,心内科完成化验、心电图等检查后,然后根据级别判断是否实施手术,医院并没有导管室,更没有能做PCI手术的医生,所得又得由急诊科转诊。
一来二去,快则一天,慢则好几天。
正在林洋感慨差距的时候,胸痛中心又让林洋见识了一次什么是县市联合救治。
周四13点左右,家住安北县的王先生感觉胸痛难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实施手术打通堵塞血管。当地医院的医生随即将患者的心电图及病情介绍传送到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立即响应,通过症状及心电图等资料进行确诊,马上开始手术前相关准备事宜。可就在120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张先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随车人员又及时联系胸痛中心对救治过程进行了指导。
14点23分,救护车到达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生和护士就等在门口;14点35分,王先生经抢救恢复心跳,立即被推进了心导管手术室,开通血管植入支架;15点30分手术结束,堵塞的血管被打通,王先生得救了。
有了胸痛中心后,经救护车运送的患者从拨打120急救电话开始就正式进入抢救时间,接线员一边分派救护车一边进行急救指导。当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只要患者进入救护车,就相当于进入了心脏重症监护室,专家可以远程与现场救护人员双向交流,进行第一时间诊断和相应治疗,远程实时指导。把传统的院内急救前移到救护车甚至发病现场进行,使原来需要等患者到达医院后才开始的抢救措施和术前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前。同时,胸痛中心启动胸痛急救指挥系统,第一时间呼叫导管室等立即进入备用状态,等待手术。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最大限度地赢得救治时间。这就是胸痛中心的救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