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要想让别人喜欢上你,必须遵守的原则:
1. 真心地关注他人
2. 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3. 领会倾听的艺术
4. ......”
不得不说,这些“原则”——抑或称“技巧”,效用显著。但,刻意为之的讨好,真的对“自己”有益处吗?
生活中有太多的“警世名言”,教导着我们做人的道理。
你应当听从父母的安排、你应当努力赚钱、你应当勤俭持家...
现在应当是好好读书的年纪、现在应当是谈婚论嫁的年纪、现在应当是抚育后代的年纪...
《Four Peasants at a Meal》
Vincent Van Gogh 1885
曾经有人说梵高(Van Gogh)是一个精神问题严重的人。
在成为画家之前,1879年他在比利时南部工业区小村镇做传教的工作。他几乎将自己拥有的一切物质全部给予出去,甚至将他在点心店租的屋子让给了一个流浪汉,而自己搬到贫民窟里头居住,每天睡在草垛上,让自己不仅是精神、而肉体上也与这些矿工同在。
当矿区发生灾变,梵高竭尽心力分担矿工的苦境,甚至把自己的衣服都撕了当成绷带,每天从头到脚都布满煤灰。梵高这样极端强烈的宗教情感与悲天悯人的性格,却让福音布道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致认为梵高不适合担任传教士,他们认为梵高这种邋遢、不成人样的外表会使人不愿意信仰上帝。
所以你看,一味地倾听世界,将自己的姿态“低到尘埃里”,也许并不会带来想象中的美好结局。
《Soap Bubble》
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733-1735
拉丁语“Homo Bulla”意为“Man is a Bubble”(“人类像肥皂泡泡一样”),指代人类的脆弱性。
在艺术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纯真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吹肥皂泡泡,泡泡晶莹剔透,一眼便看出其珍贵、易碎。
画面中同时出现的意象还有:儿童纯洁好奇的眼神,代表着对生命的向往与期待;开满鲜花的花瓶及与之相对应的空置的花瓶,代表着生命的极其美好但却易逝的特质;失去生命力的骷髅骨架或骷髅头,代表着无论生命如何精彩,终将走向灭亡。
关于生命,从前的人看得比我们通透得多。生命太美好、太短暂了,哪里有功夫整那些矫揉造作的假把式?
《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Twenty Eight》
Albrecht Dürer 1500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北方文艺复兴的先驱艺术家。丢勒早在自己十三岁时(1484)就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比达芬奇创作的那幅有名的自画像(ca. 1510-1515)还要早二十多年。在其一生之中,共创作了近十幅自画像,包括速写、素描、版画和油画等创作手法,其创作的自画像大多具有严整细致的特征,艺术表现力与后来的伦勃朗遥相呼应。
在丢勒28岁那年的自画像(1500)之前,大部分的人像都是侧面描绘,只有“神”才配得上展现正面的容颜。丢勒“自诩为神”的“胆大心细”震撼了当时的社会,他或许因此遭受了些许非议,但也因此,丢勒被誉为“自画像之父”。相比于这幅杰作所表现出的艺术性,其中对于自我的正视与发掘更是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
丢勒并不想成为神,他只是想记录真实的自我。
《When Will You Marry》
Paul Gauguin 1892
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来自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以第一人称通过对中心人物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心灵的描述,展现一个中年英国股票经纪人如何突然扔下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成为艺术家的梦想。故事取材于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高更为了追寻自己的绘画梦想离开城市,去往大溪地的农村。当地生活成为他灵感的源泉,繁茂的植物和丰富、鲜艳色彩的居民服饰,还原了他画作中的颜色。在那里,高更创造了他生平最大幅的经典作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完善。
他们做到了,你也可以。
安静做自己就是最大分贝的呐喊,世界听得到。
《Van Gogh Painting Sunflowers》
Paul Gauguin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