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原句
15.1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备注:“陈”同“阵”。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备注:“见”同“现”。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原 句 译 文
15.1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他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15.2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15.3 孔子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把它们贯穿起来。”
我的感悟
15.1 这则中孔子的做事风格太鲜明了,说话委婉低调,不得罪人,但做起事儿来却很决绝。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工作中也不例外。说话体现的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能力,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孔子做到了“说软话、办硬事”,其本质是以德服人,在敢于担当的时候又能考虑到他人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我很欣赏孔子的这种做事风格,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便怼别人,但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15.2 这则中孔子的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很著名的句子。孔子固的其实不是穷,而是文人的操守和志向,外面的环境怎样都不能改变。孔子这种对操守的坚持令人敬佩,也值得追随。
15.3 孔子的一以贯之我觉得就是“反求诸己”,“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反求诸己”理念下的具体做法。他遇到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探寻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从不向外找,他的这种轻松做事的状态让他“不怨天,不尤人”。这是我一生都需要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