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午,黎里友人请我和舒庭吃饭,国画成人班师生同往,饭店在古镇老街。
饭后,国华老师说:我带你们去老街的西端看看,估计你们喜欢。
确实,每次来古镇老街,我们的步子都是往东行走的,柳亚子纪念馆、端本园、古镇展示中心、锡器博物馆、六悦博物馆、东圣堂⋯⋯
即使黎新桥恢复旧貌后,我们的目光也只在浒泾弄"双凤楼"隔壁的"南社通讯处"附近作短暂停留,最多去庙桥附近的"周公傳祠堂"看看。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大都止步在庙桥,老街西端的景物是陌生的。
于我而言,西街并不陌生,只是还停留在10年前的记忆中。
外婆(婆婆的母亲)健在的时候就住在老街西端,我每年都要去那里看望这位高龄的小脚老人。老人仙逝后,只去过一次,找临时搬进老楼的表弟。
十年,对于某些地方来说,依然如故,对于正在开发的黎里古镇来说,变化太大,大得让我陌生。
市河的颜色怎么是深绿的?被污染了吗?不,河底种上了吸污的水草,天光映照下才现出深绿来。河面上漂着的红叶,点染了这幅朦胧的画。
YF的工作室也在西街,慕名已久。YF是同学慧萍的侄子,拍照技术相当好。N年前的同里漪阑阁旗袍秀照片就出自他手。
YF正在专注拍摄,没有过多地打扰他。
庙桥弄,古镇露天弄堂的代表性景点。
庙桥北端造起了戏台,被钢管围着的两根石柱是遗留下来的古迹。
“心里,梦里,黎里”,大片的民居动迁了,留下一幢幢待拆的建筑。
上图,这个角度,N年前,我曾与秀红拍过照片。若今昔对比,两侧的景物截然不同。
很少见到居民,也很少遇到游客。这个角落是宁静的,也是寂寞的。
新增了"乐善好施"的牌坊。
倚着临河而建的美人靠,目光所至是外婆居住的老楼,这幢楼不知道有没有拆掉?
浒泾弄,入镇街口的绿植招人喜欢,一波摆拍。
国画成人班的五位学生合影。
当晚,黎里另一友人请客吃饭。晚宴结束后,热情的友人夫妇定要我们去唱歌。于是一行人又去了老街西端。
蓦然发现,昔日曾多次光顾的黎里糕点老字号“紫yang观”改建成娱乐场所了,楼下歌厅,楼上茶室、棋牌室。
女友们兴致很高,我先生悄悄出门。据他后来说,一个人独自走去西街,那块熟悉的地方。小时候,他去外婆家,西街是必经之地,留下他很多童年记忆。如今,老街变了。最让他惊奇的是,一路上没遇到任何人。都去哪了?
古镇还在发展变化中。有人欢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