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以吃喝拉撒,人人都可以生殖繁衍,连动物都会。这些是中性的,不必拿这个作为骄傲。”作家侯虹斌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可这似乎与社会上大部分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在绝大部分人的眼里,不论男人女人,一生总该结婚生子,才可以算上是完整的一生,这种观念对于女人更甚。她们也许不被需要拥有成功的事业,但尽早结婚、相夫教子则是万不可少的。
这种思想难道就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自己的一生,难道都要活在大部分人的看法里吗?如此想来,答案也许呼之欲出。
乐得自在
“如果哪天我想结婚了,我会真诚拥抱我的想法;如果暂时不想,那我就真诚拥抱现在的生活。”蒙曼如是说道。
蒙曼,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也许就是蒙曼这样的人。她饱读诗书,出口成章,主讲的武则天、上官婉儿的爱恨情仇更是为她狠狠吸了一波粉,她的气质与才华让人移不开眼,她无疑是优秀的。
她的温婉更是让人如沐春风。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面对“你怎么看待剩女”这一问题上一时失态,义愤填膺地说:“女性已经独立了,甚至不需要再依赖男性生存了,这是男权观念未全部清除的表现。”
75年生的蒙曼,至今仍未结婚。而公众人物的曝光度,更是让她背负了更多异样的目光,可她一直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她绝不会因为该结婚而去结婚,她所向往的婚姻,是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那般,是互相尊重互相独立那样。“我一个人住,乐得自在。”就是这样洒脱的答案。
我自风情万种
陈果,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听她授课,总有一种魔力,让人沉沦其中,她总是一手夹着粉笔,一手插裤袋,侃侃而谈,自信与魅力萦绕在其左右。
81年出生的她,今年已是39岁,但岁月却仿佛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她一如开始那般,淡然自信,从容面对生命。与蒙曼相同,她对于爱情也丝毫不露急切。她为自己的生命定义:“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幸福对于她来说,并非是复杂的事情,仅分为两件——一、自己幸福地活着;二、帮助更多的人幸福的活着。大爱存在于她的心中,那些‘小爱’反而显得苍白了起来。她的生活也并非刻板无趣,面容姣好、身材高挑的她曾兼职过模特,也热爱跳舞,总喜欢在大学联欢会上带动气氛,她无疑是许多人心中的‘梦中情人’。
但她要寻的,是同她一般心胸豁达之人,是同她一般洒脱自信之人,即便这个人迟迟仍未出现,她也坦然面对。“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她说出口,便也就做到了。
不欠谁一个解释
颜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十七岁便带领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团队攻克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除了拥有惊人的智慧,她的外貌也是十分清秀,因此,也被称为‘清华女神’。
她曾说过:“我喜欢自由的人生。”而现如今,她也用自己的努力与优秀赢得了这一切。与人们印象中的科学家不同,颜宁的生活并非只有实验与研究——尽管她确实长时间地‘泡’在实验室内。
工作之余,她就像一个普通的女生,有自己的爱豆,也爱在微博上分享自己日常的生活。她让我们感觉到,原来科学家也离我们这么近,如此有烟火气息。
除此之外,人们对于她的关注,总是离不开她的婚姻问题——77年出生的她,已经过了适婚的年龄,却仍未曾结婚。尽管许多人都佩服她的优秀,但提到这个问题,又变得尴尬了起来。
但她仍无所畏惧,骄傲地活出自我。她如此直白又干脆,可说出的话却引人深思——“我不结婚,我不欠谁一个解释。”。
说到底,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但这又是那么难以实现。不论是家庭的压力或是社会的舆论,人们总是被压着做出应做的选择——即便这些选择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这听起来多么无奈?
而这种现象到了女性的身上,更多体现在‘在适婚年龄就该结婚,然后生孩子,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女性们往往会因为家庭的推波助澜,而做出应做的选择——嫁给一个目前来说最合适的男性,构建自己的家庭。不可否认,也有人因此而得到幸福,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但也有人没那么幸运,在柴米油盐中淹没了自己的天性。
这错在哪里?其实大多人早已清楚,这错在婚姻绝不是该结时就结,而是遇到了对的人,想结时才结。但谁也没法确定这个时刻何时来,怎么来,便从最合适的角度定下了时间。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为何非要走千篇一律的路,为何不能够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人只有短短的一生,到最后无非是几十上百载,谁又能有差别,死后也无非是枯骨一具。在不影响国家前提下,‘为自己而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到底何时才需结婚?”这个问题实际因人而异。遇到对的人,想与他相伴度过一生,无论风雨,无论喜乐,而是从这一刻,确定此生两人一同便再无悔意。“为何还不结婚?”蒙曼、陈果、颜宁早已用行动表明,答案自在心中,无需再予他人解释。
文/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