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娟
一
第一次见婆婆,她拉着我的手,一点也不生分,然后开始絮絮叨叨她儿子的点点滴滴的好。
“你放心,他一定会对你好的。”她帮儿子做着保证。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又补充道:“他很善良的。”
见我不答话,她便讲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儿子坐班车回家,同行的车上有一老人和他一起下的车,老人背了一袋子米,有二十来斤,一问,她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子,还有几里路,他便帮她送到了家,等到自己回家时天都黑了。过了没多久,那老人拎着鸡蛋找上了门答谢,说她生了个好儿子。
“我儿子会有出息的,你别担心。”婆婆很肯定地说。
她像一面放大镜,照见儿子每一个优点,实在是一位优秀之极的代言人。她说话切中要害,我懂她的言外之意,是的,你看到了我们穷,但穷没关系,我们有人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呀!
尽管家徒四壁,因为有一位慈祥的妈妈,简陋的房子在我眼里也有了一种别样的温馨。
后来和爱人说起这事,我笑问,你妈妈是不是每个姑娘去你家都会讲这个故事?
不是,主要是看你是吃商品粮,有稳定工作。他诚恳地回答。
我俩会心一笑。
婆婆是一位很能干、很聪慧的女人。
二
婆婆生育了十个儿女,爱人是老幺,带在身边最多,也最疼爱。
对于这个儿子,她有清晰的规划:一定不能留在农村,要有工作,要像城里人一样体面地生活。那时唯一的途径便只有考上大学,因为儿子在她眼里是极其聪明的。只是考大学并不是像她想像的一帆风顺。
那个少年,刚刚离开乡村到县城,世界就像一只刚拿到手上的万花筒,玩兴正起,表面上听从母亲的安排,实际上并不用心,考了一年又一年,年年离录取线差一点。
每年等到大约要知道高考成绩的那几天,女儿们便会回娘家了解一下情况,若看到母亲一声不吭躺在床上,她们心里便明白,一定是弟弟又落榜了。
母亲也不用大家安慰,几天后,自己便又想通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又开始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儿呀,今年不行我们明年再考,读书又不是做贼,没什么丢人的。”
儿子觉得没意思,在家睡懒觉,她说,儿呀,起来吃饭吧了,你吃完再睡吧。看到村里很多年青人出去找事做,有做生意的,儿子不想读书了,想出去做事,母亲不希罕,什么都好说,只有一点,书,你得继续念。
儿子驾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常常高考落榜后便玩半年,新年一过,便又跑到复读班去准备参加新一轮高考了。
等到儿子大学毕业,那年他已经28岁了,终于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成了城里人,参加了工作,还娶了个有工作的媳妇。
第二年,母亲永远离开了。
三
婆婆过世第二年,爱人离开了工作单位开始自己创业,一路艰辛,阅尽人间冷暖,坚持到如今,总算安定。
仔细想来,婆婆四十六岁才生最小的儿子,她很想护他一世周全,却知道不可能,于是为他选择了一条最不会偏离的路走下去,那就是读书。
读书不一定能让人出人头地,但读书多一定让人开眼界,长智慧。考上大学并不一定从此安逸,但大学生活一定能让人见多识广,长情商。这些都有助于爱人以后的发展。
如果说最终的结局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那婆婆当初的坚持,就是给她儿子最好的指引。
我们的两个孩子都是跟奶奶姓,是缅怀,是感恩,也是希望她们能承袭奶奶的智慧,有远见,明是非,保持清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