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保罗大教堂出来已到下午三点,没吃午饭。肚子开始叫了。正当我四处寻食物的时候,正对教堂对面的小店吸引了我。蓝色的门牌上写着馄饨和酒,旁边的白墙上写满了招揽顾客的文字。有人把馄饨和酒拼成一双,我猜想老板也不是个乏味之人,于是走进了小店。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木制小吧台,上面摆放着陶瓷罐调味料和小的绿植。墙上的架子放满了酒。黑板上写着菜价。
菜品不多,只有馄饨和饼。但这样的菜式,这样的风格。加上年轻店主的温和与沉默。让我脑海瞬间浮现四个字"深夜食堂"。
我说:"老板,您这儿真像深夜食堂。"店主笑笑,继续干活。
环顾四周有几个不同的提示牌。分别写着叮嘱打烊后给来收拾人的注意事项和店规。这家店的菜单有有趣,标明给学生价格优惠。店规中写不售酒给未满18岁者。
趁店家煮馄饨的功夫,向四周瞄去。小桌的陶瓷罐上顶着一本梵高传记。橱子上贴一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书架上摆放各种文史哲书籍。我不禁好奇店主什么来头。
和店主攀谈中得知,他从前是做有机农业的。现在投向餐饮业。他不像有些餐馆老板那样热情,滔滔不绝地讲话,陪着笑脸。他神态自若,专注于做事情的时候仿佛若无旁人。有时沉默,这种沉默却恰如其份,让人舒服。 在得知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开始找工作后,他主要动提出帮我问一问朋友。我大口吃着馄饨,店家盯着手机,等消息回复。
如果不是店主要区热河路给他家的狗洗澡。我想我愿意在这样恰如其分的沉默中花几十分钟多吃一个饼。因为从提示牌到菜单、书籍再到店主本人。每一个细节都透一种沉稳和包容的感觉。
店主邀请同行去给狗洗澡。我说想起下午五点在李村公园有约,但想看看他的狗。把我带到站牌后,他穿过小马路去抱狗。在看过狗后,我上了公交车。
目前我只知道他叫四哥,他的馄饨叫无非馄饨,日常经营时间下午五点到凌晨。店开在圣保罗大教堂对面。在翻阅朋友圈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熟客从孩子到中年人都有,人们抱着吉他凑在一起笑容可掬。
他可以既是个农民,也是文人,现在还是个一心钻研野馄饨的厨子。我想,除了自己,没有谁能给生活设定边界。
无非是一碗馄饨,却平复了些许在这个求职季的惆怅。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