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原本叫《婚姻之痒》,因为输入法默认变成了止痒,这样描述也合适,懒得改了。
看到这本书的契机是在“洗浴中心”。某位姑娘过30岁生日,还是去年过生日那群姑娘,我们索性一起解锁坦诚相待的新体验,很是新鲜,想起我们在县城高中时候,即使是大夏天洗澡也要关紧门;跟我一起去上海念书的同桌硬是提了四年的热水到卫生间,也没去过一次澡堂。几位姑娘目前人均单身、甚有母胎者,聊完感情工作,在书吧我们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人拿一本书,凑过去看看书名,果然,出世入世都齐。
我也随机抽了一本书,刚翻几页就被书上一段话吸引了过去,然后就看完了。
【心痒】
婚姻第二年,庄丽在公园里散步,让马小波亲她三分钟,来证明他多爱她。马小波好说好歹就不愿,庄丽赌气了几天。类似这种随机测试层出不穷,答题者苦恼,出题者烦恼。像大部分夫妻一样,争吵、磨合、试探、建立信任,如此循环。前面这些章节,绕不开宇宙终极问题,“你到底还爱不爱我”以及“结婚后我觉得你没那么爱我了”。
解决的办法也有吧。情感博主唧唧哇哇哇说安全感要自己给...或者,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
婚姻第三年,马小波和往日一样,陪庄丽去美容院,等待的3小时里,证明了他的这份“爱”。作者安排了保留彼此贞洁的大学初恋出场,已为人妇的初恋,留下了生产后腹部的褶皱,不再是年轻的身子,“庄丽身材比她好太多”,即便如此,在诱惑下马小波还是管不住自己。他被女人说的“我只要一个你的孩子,但这个是我和你的秘密”,吓得不轻,然后当晚还被庄丽抓包了。庄丽冷漠的提出分居,房子钱都归她。“我能不能租你客厅,让我照顾你三年,这三年你可以找别的男人,我一定会证明我的真心”,小说里这么描述道,我一边看一边骂骂咧咧,这都啥人啊,庄丽你这时候就该拿手机出来录下来让网友评评理。哦对,家丑不外扬。
“马小波只觉得他不想失去这一切,但是他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止痒】
马小波心灰意冷,没了魂上了公交,不知道该去哪,作者这时候安排他坐到了城市的最北边。他想到了在北郊教书的苏小妹。那个曾经被他拒绝过、依然对他有爱慕的苏小妹就在这附近。于是他就忘了自己的伤心,跑去跟这女的生活了半年。他不爱苏小妹,苏小妹喜欢他,一个没有期待,一个迁就温顺。苏小妹不像庄丽那么喜欢闹,用马小波的话就是“像只小猫,经常没感觉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误会,马小波破天荒打了苏小妹一巴掌。要知道,在庄丽那,他可是被打那个。苏小妹清醒过来,麻溜的把马小波赶了。
都说用新欢忘旧爱。所谓的新欢,都是鱼水之欢、露水情缘罢了吧。好在最后,恋爱脑苏小妹和马小波曾被带绿帽的同学在一起了,但是否幸福,不得而知。but, who cares
【无氧】
婚姻第五年,这对夫妻某个契机又恢复往日生活,可能意识到终究是彼此的室友、队友,终究是互相有羁绊的人。庄丽一改往日,从认知到言行举止,变得知书达理,不再管着马小波。这种态度的转变和平静,让马小波总觉得有点不自在。就在他们都考虑要个孩子的时候,庄丽生理期总是迟到,来的时候又疯狂的来半个月,正准备带她去北京的医院,庄丽失血过多身亡了。
“庄丽死于肾及子宫功能紊乱和长期失血造成的肾器官功能衰竭,医生终于弄明白了,这是精神因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和长期严重抑郁造成的。”
书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他们夫妻的甜蜜,比如男主对于这个家庭的未来的努力。但是看完这个结局,我记忆里还能串联起来的,是以上这些作者埋下的伏笔。
【不止婚姻】
关于女性情绪病,月经不调、乳腺结节、甲状腺癌以及一系列引起抵抗力低下导致的不同部位的病变,好像身边每个人的必备品。去年年底体检查出了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三级,并没有太大感觉,好像这种亚健康问题已经如影随形一样,大家聊起来也很稀疏平常。但是却从来没有正视过,为什么以及如何改变。
最近有段话很可以,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时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
有这样一类姑娘,上学时候学习,除了极少部分开窍早的,大部分人都是毕业后才开始享受相对的自由,在还在没活明白自己,在还要补上跟男生相处这门功课,去了解亲密关系建立,去见更多的风景,就被催促着进入婚姻了。同理,适配男性也有一部分是处于这种阶段,所以过了某个年纪找不到这种话,听听就好。
好不容易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周末可以自由选择安排行程,去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原本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毕业没中断工作五六年的前同事,辞了b站工作,买了一辆摩托车,在大江南北去感受她的相对自由。她跟我说,“我们什么都见见看 多开心的活一阵子吧”。
婚姻非但止痒,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甚至会创造更多问题。从辩证来说,婚姻有好有坏,看到足够多的不好看到本质,还能坚定选择婚姻的都是勇士,或者遇到对的人的幸运鹅,关于这个话题能延展的可太多了。
反正书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