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鉴赏: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诗歌用句首“江汉”两字做标题,正是诗人漂泊生活的标志。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后半句有“自鄙兼自负”之意,暗指自己不会迎合世俗。
颔联是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则暗喻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情感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诗人深沉的“思归”情结在这里表现得淋滴尽致。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仗,紧紧与首句相扣:“天共远”,暗指漂泊在外的游子,即江汉客:“月同孤”,用孤月来形容诗人形单影只的处境,与上文“一腐儒”相对。
颈联运用借喻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之意;后者是实写,“苏”,这里指康复。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诗人自比为“老马”,意在表明自己并非已经毫无用处。虽然年老多病,但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话中流露出一股怨愤的意味。
全诗以委婉含蓄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老有所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