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时间是桎梏,肉体是容器,而灵魂则被禁锢在其中。”
我的灵魂被禁锢七十多个寒暑了。现在容器已经破旧,如同一台老式的二八自行车,框架还在,但是,除了铃铛不响其它的都响。我猜想,距离挣脱桎梏的日子应是不远了。可是,挣脱后,灵魂是得永生,还是像佛家说的那样,依往昔所造之业,进入六道轮回?
在尘世间,这副皮囊存在的日子不算长也不算短。不成想,年岁愈大,竟越发害怕听到死神来敲门的声音。
翻书时看到道家看待生死,他认为,生给了死的机会,“有生就有死”,“物壮则老,老则死”。理是那个理,我终不能像老子那般豁达。加之近几年,老伙计们接二连三患病离世。我心里毛毛的,脾气更加古怪。在家里,除了小孙子,其他人都不大与我亲近。
一天下午,煮了点粥。因为长期肠胃病,晚餐基本吃很少。我刚把锅放好,手机就响了,戴上老花镜,打开一看,原来是老友转发来一则新闻。
新闻里说:一个86岁的老母亲52年竭力照顾患病的女儿。她的女儿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从女儿10岁起,不离不弃地守护在患病的女儿身边,前段时间,女婿中风,瘫痪在床,八旬老母硬是用羸弱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里面详细讲述了如何的艰辛与不易,看着老人的照片,虽然生活坎坷,她的眼神却很坚毅,透着股子坚强。
许是同是身为老人的同理心,或是被这位女性感动。老友拉着我一道联系了报社,请报社代为向最美母亲略表一份绵薄心意。
这事过后就淡忘了,过了很长一段日子。突然接到报社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李广田,有一份包裹让我去拿一下。“包裹怎么会寄到报社?”虽心有疑窦,仍打算前往一看究竟。
到了报社,前台小姑娘问明来由,忙从柜台下面拖出一个尼龙袋子,鼓鼓囊囊的。看我疑惑,小姑娘告诉我,这是之前我们捐助的那位老母亲寄来的。不知道我们的地址,便请报社代为转交。表达感恩之心。
原来如此!
无形中,报社倒成了“爱心中转站”了。见我是位老人家,报社很体贴,差人把我和包裹送至家中。到家后,我剪开袋子,发现里面还有七八个小布袋子,每个都塞得胀鼓鼓。袋子上面还有字,写着“红枣”“花生”“花椒”“核桃”等,字迹幼稚,想来是儿童书写。
随寄而来的还有一封信,严格来说,那是一幅蜡笔画。画上的应是他们全家人,中间的是那位老奶奶,穿着红彤彤的裙子,像艳丽的火烈鸟,甚是喜感。是的,她就如同这火烈鸟,一样地长寿,一样地拥有坚贞的毅力,守护后代。
看着满桌敞开来的红枣花生核桃,颗颗都是那么饱满,新鲜。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细择过的。突然觉得,素日来琢磨生死去向,养鸟浇花,皆不及做了一件善事来得身心舒畅。
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的老友叫张德顺,属猪,退休前是轮胎厂技术员。是个热心肠,职工院的人都叫亲热地他“张雷锋”。他年轻的时候,一次下班的路上,遇到附近煤窑瓦斯事故。二话不说就过去帮忙。没有铁锨,他跪在地上,用双手挖,十个手指都烂了。矿工们都以为他是哪个埋进去的工人的家属呢。因为手伤,耽误了十多天的工作,被他老婆一顿臭数落。
退休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家属院有一个老人,没有子女。张德顺是夏天送油送面,冬天买衣买被。后来,那老人瘫痪在床,张德顺去得就更勤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比孝子还孝顺。老人去世的时候,打算把房子赠给他。张德顺没有接受,这也在合乎他一贯的处事原则。
古语云“行善积德,福有攸归”。张德顺除了高血压,身板硬朗,性情祥和,颇得人缘。大院里,不少人都识得他,老远瞧见,都主动问候句“张伯,吃了吧?”,老张也会问候对方。小娃娃们见着张德顺,踉踉跄跄地跑过去。拔出含在嘴里的棒棒糖,举得高高的,边跑边喊“张爷爷,”“张爷爷,张爷爷”。到了跟前,把糖杵到老张的脸上,让他尝尝。张德顺这时候总是用手摸摸这个娃娃的头,捏捏那个娃娃的胖脸蛋,乐得仿佛十八岁的少年一般灿烂。
这让我很是羡慕。
渐渐地,我不再探寻死后灵魂何处归依,我只愿余生心安。余下光阴虽少,却越发觉得它弥足珍贵。现在,我就像即将燃尽的柴火,不再猛烈旺盛,只有余烬。可是,这温度不骄不躁,正正好。
虽然,我已是一艘运载多年的船,破烂不堪,也迟早会被弃于沙滩。但是,我打算卸载掉沉重的桅杆,重新打磨修理,再为它漆上火烈鸟的色彩。毅然加入老张的队伍,上面再写上几个大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