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作业“双面胶”。第一印象不是一见倾心,而是一见懵圈。
大脑一片空白,双面胶不就是用来将两个物体牢固在一起的那个东西吗!它能有啥故事可写?于是打定主意,这期作业任性一回不交了。
谁知那天为诵读作业寻文时,正巧看到了,“道道老”的这期作业,字数不多,小散文一篇,很是喜欢,结构清晰,文字朴实,娓娓道来的一件小事,贴合了主题。
于是就略加改动 ,用我的声音读了出来。读罢此文,仿佛我的脑子开了窍。一下子明白了双面胶的引申之意。于是决定继续完成本期作业。
作为引申之意,我自然要弄个明白。于是百度出如下解释:
双面胶,顾名思义就是两面都可以粘的人,意思就是说他可以面对你的时候是这样,背对别人的时候也可以是另外一样。
双面胶特指丈夫处理婆媳关系的能力,如果丈夫在婆媳关系中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让老婆老妈都高兴,那就是超级双面胶。如果老公对婆媳关系处理不当,让婆媳针尖对麦芒,战火一触即发,那就不是双面胶,是搅屎棍。
看起来这个双面胶更多的指向为丈夫,而且前几年这个题材还有一部连续剧。我是不太喜欢和别人撞衫的。
受以上这些信息启发,忽然想到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充当双面胶的角色呀。
比如在处理两个同学之间矛盾,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如何发挥双面胶正面的作用,也是需要用些心思的。
例如那一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过程如下:
起因:我班学生上完音乐课,回到班里,有同学向我告状。吴同学,下课挤倒李同学,导致李同学眉骨处出现一鼓包。
法官角色: 让旁观者当着原告和被告陈述了事实。被告对事实供认不讳。我判原告全责。并且拍照取证。于是告知要通报家长,带着人家去医院。被告接受审判结果。又及时在众同学面前,提示大家是否受到教育。个别人发表了看法后。科任课的时间到了。我转战办公室,决定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双方家长的联系沟通。
调解过程:
联系被告家长:首先把受伤同学照片发给被告家长。
然后接通电话:“喂,你好,某某妈妈,事情是这样…你看是咱家孩子给别人造成了伤害,您想怎么处理?”
被告妈妈:“那看李同学家长什么要求,人家让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听家长这样痛快明理,我便说:“我还没有联系他家长,先听您的意见,您能这么通情达理,我想对方也不会难为咱们。但是咱们必须把姿态放低,那您看我先和他家长沟通一下,我就这么说,您看行吗“弄伤李同学家长态度很好,说您有什么要求,她就按您的意思去办,咋样?””
“可以的,老师,那您把李同学家长电话给我,我给他打个电话。”
我又补充到,“其实孩子也不严重,可能对方也不会难为咱们,不过咱尽量往最坏打算想,好吧?”
“好的,辛苦您了老师。”
面对原告家长:把原告受伤照片发给原告家长,接通电话,说明情况:“…对方家长态度很好,说您要求怎么办 她就按您的意思去办,您看,用不用带孩子去医院?”
李同学家长回答:“这点小伤没事,只要没有伤到眼睛,就没事,不用上医院。”
见家长这么大度。我又说“对方家长,想要您的电话,和您说一下,您能把电话给我一下吗?”
“好的。”
于是我把原告家长电话转给被告家长。没有5分钟,被告家长告知我已联系过对方家长。
我又嘱咐被告家长,毕竟咱家孩子把别人弄疼了,明日让咱家孩子带点好吃的,安抚一下受伤同学怎么样?家长欣然同意,并感谢万分。
下午放学送学生出校门时,被告家长叫住我,找原告家长和孩子,原来,她已经给孩子买了一大兜子好吃的。托我转交给原告和家长。
我觉得两位家长,做的都很好,一个通情达理,不推卸责任,另一个大度宽容,不追究责任。
于是利用第二天清晨10分钟的晨会,在班内对处理事件得经过,和同学们说了一遍。并且大大赞扬了两位家长,让所有同学把掌声送给两位家长。
结束语:“咱们二1班是个大家庭,我不仅在带咱们38名孩子,也是在带38个家庭,所以学校里,老师希望同学团结友爱,也希望家长之间和谐共处。你们能把今天的事讲给家长听吗?”
“能!”孩子们齐声答到。
当日下班,我特意拿着这袋零食,给被告家长。并且说明:“昨天吴同学家长买了一包吃的,想当面给孩子和您赔不是,结果没有看到您和孩子,所以今天委托我,把东西给孩子安安疼,并且和您道个歉。”
李同学家长则不好意思的说着:“不用不用的老师,您把东西还给吴同学吧,孩子间磕磕碰碰的正常,还要人家东西,多不合适…”
“晚上你在回家,和他们家长说一下吧。”
“好吧,老师辛苦您了!”…
当天我们年级组,各班发生的这样纠纷不少,但是唯有我班的这起事件,没有让事情局面扩大。最后看着一兜子零食,其他班主任赞叹不已。
我一直很庆幸自己命运好,总能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其实在遇到这种冲突时,老师在家长间如何发挥很好的调和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因为我一直提倡环境育人,良好的班风下,孩子才能良性成长,孩子要团结向上,自然也要让他们家长之间和睦相处,为孩子营造阳光温暖的环境。
家和万事兴,所以我在期间必然要起到双面胶很好的粘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