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大年初一,也是一年当中光景最好的一天。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晴空。虽是冬日,却格外温暖。这一天执子之手,听你论天地、道古今。这一天,我倍感幸福......
正值中午,我躺在家里的椅子上小憩。今天忙活了一个上午,甚是疲惫。这时,铁门闩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我闭着没起来扭头看。大约过了1分,铁门关上再次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而后,我听到了“唰、唰”、唰......”的脚步声。脚步很慢、很沉重,犹如一个孱弱的农民扛起一袋大稻谷一般艰难。我知道是谁来了。
我便立刻翻起身,跳起来。用脚挪开椅子,迎了出去说:“公阿(雷话),你上来了”。他问我:“老小,今天早上你应该还没有跟你爸去祖庙那里烧香吧?”“还没有去,今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昌公书局准备活动的开展”我答道。“呵呵呵,那你换件衣服陪我去祖庙给祖宗烧柱香吧。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回去拿鞭炮和香火”他像往常一样边笑边说。我说:“好啊,您慢点回去,我等会去接您”。
在我们家乡有着一脉相承的习俗,就是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要去村里的祖庙叩拜祖宗,烧香祈福,俗话里叫做拜神。
十几分后,我们会合后便往村里的祖庙走去。老爷子门口那条路很坎坷,几十年的老路,石头砖瓦遍布。我竟无意识地牵起老爷子的手,往返家里与祖庙。短短的路程我们走了接近半个小时,而我却觉得他仿佛走遍沧海桑田、走了一个世纪。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每走一路一段就回忆起往事。与十几年前的大步流星相比,我真不敢相信。他一会说:“这里曾经是荒地,虚无人烟,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陆续搬到现在住的地方”。“这里以前是我们村里的运动场,后来被人从中间取了一条路,一半地用来盖房子,另一半用来开垦种地”他边说边只给我看。又走了一百米左右,他一会儿指着几片桉树林,一会儿点过头来对着我说:“以前那里是我们的故居,这里很多蚊子,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还好后来搬走了”。
快走到祖庙时,老爷子说:“我小时候就在那里读书的。当时的祖庙破破烂烂,老师也没有几个。后来我也在那里教过书,有一段时间还住在祖庙里。现在村里的祖庙建起来,好看多了。好多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都认不出来了”。
我牵着他的手,听着他给讲起曾经的故事。我偶尔看着他,一个垂暮的小老头,一个曾经很有抱负与行动力的人。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了感时伤事,从他的声音里我听出了物是人非。他其实是在感慨岁月无情,若换作是在古人,或许还能吟出几首诗来。
尽管这个世界变幻莫测,尽管村庄历尽了沧海桑田,但我想有些东西它是亘古不变的。躯干可以老去,而心灵能万古长青。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便不再回来,失去了也难再弥补。就像那流过的河水,摔破了的瓷罐,拦不住,补有痕。
执子之手,听您讲的故事,听您的声音,听您的笑声,这是孙子莫大的福份。把握好每一个瞬间,用你所能想到的方式去抓住幸福、创造幸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不知道我还能陪伴您多久,但我愿意努力地去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