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本裡有一首餘光中的詩歌《鄉愁》,填滿了我年少時對於臺灣的所有印象,現在都還記得那句“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那個時候想到寶島臺灣最吸引我的便是阿里山日月潭了。
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魚池鄉,“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一。之所以稱之為日月潭,是因為湖中有一小島,名為拉魯島,此島是原住民邵族的傳說中祖先靈魂安息之處,以此為界,島的東北面湖水形圓如日,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疊嶂,而潭水則碧波晶瑩,清澈見底;湖面十分遼闊,群峰倒映在湖中,優美如畫。
作為臺灣唯一的天然湖,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36米,常態面積約7.9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早期的英文文獻裡稱日月潭為“康第鈕斯湖”,以紀念來台傳教的康第鈕斯,之後也被其他傳教士稱為“龍湖”等,都為當時的台灣第一大湖泊日月潭。
遊覽日月潭最好的方式就是遊船,它會在四處景點停靠,其中一站到達玄光碼頭,船還未靠岸,眼前盡是阿婆茶葉蛋的忠實粉絲,香氣彌漫。沿石階而上,一路形勢陡峻,但並不需多時就到達了位於北面山腰上的文武廟。因這裡主祀關帝,另供奉孔子、嶽飛而得名。廟宇以金黃色為主,巍峨聳立,殿前有雙龍戲珠石雕,殿後山坡可以遠眺日月潭景色。
2000年1月,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將原定區域擴大到形成包含環潭、水裡溪、埔裡、濁水溪及集集等五大遊憩系統的範圍,其週邊涵蓋桃米、車埕、集集、水社大山、雙龍瀑布、明潭水庫及水裡溪等觀光旅遊據點。同時規劃了榮列2012年全球10大最美單車道的環潭單車系統,隨處可見的單車租賃店鋪方便遊人選擇另一種方式親近日月潭。
騎車圍繞湖水而行,感受著微風,層層山巒環抱之中,綠水青山,怡然自得。日月潭在每一天的不同時刻,都有別樣的景致,光線流轉,帶來氣象萬千。 真是“泛舟日月潭,碧波繞青山。凡塵無蹤影,豁然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