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腊月十二左右,当时还没放寒假,一天放学后骑车回家,被放学的小学生堵个正着,在一个单位门口等了10分钟,才推车从人行道上慢慢走。“啪、啪”,两个四五年级的男生在放鞭炮,一个胖点的男孩点燃小鞭炮扔到一个男孩的脚下,又一个扔到走过来的一个女孩的脚下。有的孩子不经意被吓了一跳,有的孩子胆子大不在意,胖男孩满脸都是戏谑的笑。
唉,我无奈又快速的走过。更年期,不经吓,也不经生气,当时还想,越临近放假孩子们越放肆,这点炮的高潮,应该离春节更近时会到来。
超前恐惧,忽然在一天被彻底解决。“全省区域禁放烟花爆竹”,开始还认为听错了,不会是去年一样的“城区禁放”吧?
因为冬奥会即将举办,为了空气,为了环境。听说也没有卖炮的了,往年存下的鞭炮也不能点了,若违反,拘留伺候。
哎呀,太好了!去年是城区禁卖禁放,结果周边依旧是噼里啪啦响半天,城里小朋友依然在放炮,都是去周边乡镇买来的,难以管得着。但今年是全省禁放,是政策,说是为了冬奥会有好的环境。
为环境禁放鞭炮,全力支持!
每次放炮后燃起的青烟、刺鼻的味道,要好大会儿才能消散殆尽,而且每年春节后,最忙的便是清洁工,满地都是扫不完的红色炮皮……
今年过春节不放炮,没感觉有什么异样,如果非要说不同,便是今年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觉察到,没有听到饭时儿此起彼伏的鞭炮,也没有看到夜空里不时升起闪亮的烟花,更没有午夜回家时整条街上的鞭炮齐鸣,当然更没有硝烟弥漫,没有呛鼻的味道,没有捂着耳朵左躲右闪的恐惧,也没有看到满地的红色炮皮……
一切正常,安安静静的春节,反倒别有静谧平常的美。
因为疫情,没有成群结队的拜年大队伍,也没有长久堆起的笑容,说不迭的“过年好”,有的只是守岁熬夜的除夕,和平常日子的初一清晨,只是人员齐全,饭食丰盛,大家笑容更多,欢乐更多。
清晨,清洁工并没有因为春节而工作量陡然增加。
街上一群一群的男孩子,也没有往日的肆意张扬,大小炮没有一个,没有大大小小的响声,都只能去游乐场或者玩儿套圈儿。
初二早晨,是送家堂的时刻,只听到短促的鞭炮声,也并没有看到是在什么地方放的。
迎财神的那个夜晚,也是悄无声息的。
没有感觉少什么,反感觉安静、干净,连心也能沉静下来。
今年空气特别的好,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的区间里,如果没有风,常有雾霾出现。今年春节没有雾霾,这种澄澈凉爽的空气,拜冬奥会所赐,拜没有鞭炮所赐。
2022年,过了一个没有鞭炮声的春节,感觉很好。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环境应该有所改观吧?
春节,红对联儿,鲜花,一样可以喜气洋洋,生气勃勃,虎虎生威。仪式感固然重要,但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应该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