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些文章。
从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张瑞敏用了两年时间,的确不容易。最初的厂规13条,连不准在车间大小便都要写上。
01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在35岁那年,张瑞敏选择了海尔。从此,人生开始转变。
当时,冰箱出厂分为合格产品、一等品、二等品,张瑞敏开始要求只有合格产品,没有一等二等。更不允许次品出厂。
我们做教师,做教育,有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呢?我们任教学生这一年,能让学生发生哪些进步呢?
有一年,一个学生考了0分,家长问我,孩子不上学和上学有什么区别?一番话让我无言以对。是啊,我教了一学期,孩子还是考了0分,我能说这孩子是脑子有问题?只能说明自己有问题。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要不惧风雨,克服一切困难,把工作做好。
02不一样的付出,不一样的成就
这些天,讲述这家人坎坷经历和亲情故事的《我们的天才儿子》在网络刷屏。金晓宇6岁时一只眼睛因事故失明,后来又被确诊为躁郁症(精神二级残疾)。通过自学,他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十年来翻译著作十余部,并照顾了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生命的最后三年。
从15岁学习外语到38岁翻译第一本书,他用了23年。这23年,他听坏了十几部收音机,看完了苏州图书馆的所有外文书籍。
犯病时,他砸坏了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唯独没有砸母亲的缝纫机和自己的电脑。
他不玩游戏,不聊天,看外语原版电影,学习了英语,德语还有日语。
他被人们誉为“天才翻译家”。用十年时间翻译了22部作品,他说,要学习一门外语,至少要阅读20本原版名著,看60部外国电影。
只有不一样的付出,我们才可能有不一样的成绩。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够十分努力。稻盛和夫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了,那会怎样呢?金一南教授说,做困难事儿,必有所得。
03不一样的习惯,不一样的力量
晚上,吃过晚饭,照例是要看一会电视和书。儿子问,上午看的电视剧还有一集,是先看书呢?还是先追剧?我说,先追剧,然后边泡脚边看书。
看剧,会让我们变得越看越兴奋,甚至会影响睡眠。睡前看书,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更容易思考书中的话。
也有朋友,习惯早上先看一会儿手机,再开始起床。其实,最好还是,一醒就起床,避免再次犯困睡个回笼觉。
早起,是无数优秀人士的习惯。
被尊为“药王”的孙思邈也说:“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早睡早起就占据了人体健康百分之七十,而心态、饮食、及时的调理才各占百分之十,可见其重要性。
因此,最简单最好的养生,就是早睡早起。
当一个人的生物钟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相吻合,才能达到生命最佳的状态,提升幸福感,过上最好的生活。
无数我们熟知的名人,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早睡早起。
曾国藩一直坚持四时起,还说早起乃立家之本;
王健林每天6点就会起床,早早坐到集团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乔布斯也曾公开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每天早晨6:00起床,在孩子们起床之前工作一会儿,孩子们起来之后,我陪他们一起吃早餐、做功课,然后再看着他们去上学。”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起。早睡早起,就是养生和持家最好的秘诀。
我们早起,可以写个晨间日记,列出这一天必做的三件重要的事。
可以看书一小时。不是看手机,做好还是纸质的书籍。制定计划,今天读到哪里,读多少页,这样我们的每周一本书的读书计划才能完成。
也可以写点东西。把写文章的时间放在早上,也是一个很好地习惯。这段时间头脑最清醒,也最安静。
成长的路上,不一样的选择,才能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付出,才能收获不一样的成功;而不一样的习惯,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不管你是青年还是中年,永远都不要随波逐流。我们不一样的付出,终将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