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待花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境内西北约90公里处,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通商及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文描写,而在百姓眼中走出玉门关,就是“野蛮人”的天下,戈壁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如刀,环境异常艰苦险恶。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延绵2000余年的“丝绸之路”才真正掀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摆在我面前的是2016年11月由读客文化出版的52万字宏图巨著《丝绸之路》,作者彼得·弗兰科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院,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随着近来兴起的一股“极简历史”风潮,欧洲史、中国史、人类史等等逐一被简化成了“大历史”,来满足现代人们快餐化的品味需求。而《丝绸之路》此次逆风而上,从历朝历代国家的起落兴衰角度,为我们描绘了这条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文明古路,近3000年的人文信仰,经济贸易,战争疾病等方方面面,宏伟博大如一部史卷,精美睿智如一场戏剧,让我们透过千年时光,领略这条在风沙中历经沧桑、沉默已久的道路昔日的繁荣与昌盛。
何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古起于中国长安,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等地,进而形成联结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一般来说进入新疆之后,可分为三路:一路沿昆仑山北麓,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称为南道;一路顺天山南侧,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伊朗和波斯湾等地,称为中道;一路经天山北侧,过伊犁河向西通往地中海各国,称为北道。“丝绸之路”横跨了欧亚大陆东西长约10000公里、南北宽约3000公里,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经贸线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将其翻译为“silkroad”,其中“silk”一词取自其东方端点中国的特产-丝绸。自此“丝绸之路”这一名称被广泛接受。
“丝绸之路”的形成
公元前6世纪中期,在两河流域冲刷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一个帝国在迅速崛起,波斯,成为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从而奠定了东西方进一步交流的基础。随着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波斯阿赫门王朝被取代,大量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迁到东方,进一步促使了古代欧洲与中亚以及处于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进行经贸和文化的交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无意中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连接通道,即司马迁口中的“凿空”之行。至此,“丝绸之路”作为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正式形成。
宗教与战争
说到“丝绸之路”就不得不提到宗教。作为世界历史上的核心之地,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教派在其富饶的物质与文化滋养下应运而生,或流传百世,或昙花一现。而长达千年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圣地的纷争,已延绵至今仍未有结果。纵观历史发展,宗教之争的重要性不单单在于信奉谁的问题,而是不同的信仰会带来不一样的统治阶级,即宗教之争往往伴随着攻城略地。不同教派通过自身的胜利,来彰显其文化的优越和神明的灵验,使百姓信服:只有得到神明眷顾的世界才能发展壮大,从而稳定其政权统治。从18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时至今日的“巴以冲突”无一例外是打着信仰大旗的宗教战争。
经贸与文化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丝绸之路”时刻在上演着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往来。来自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以及来自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东来西往,络绎不绝。也正是这些商品背后蕴藏的巨额利润,促使各代商人不惜生命安危,克服荒野戈壁的艰难险峻,一次次地穿梭于东西方之间,一队队骆驼商队行进于漫长的商贸大道上,大漠剪影,美轮美奂的同时意味着收获的甘甜和生命的脆弱。“经济互补、实现双赢”的全球同步发展在千年之前的“丝绸之路”上已然实现。
商贸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渗透。黄河流域、恒河流域、波斯文化、中亚文化以及希腊文化在此融合。阿克·贝希姆遗址、布拉纳遗址、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克孜尔石窟等诸多历史遗迹,无不向众人展示着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世界各大文化之间兼容包并互相影响的历史痕迹。而在科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给西方带去了“造纸、印刷和火药”,为其在15世纪征服全球的行动中,提供了原始的技术基础。
新“丝绸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丝绸之路》在“前言”后,增加了“中文版序言”部分。可见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创想以来,在“丝绸之路”复兴之路上,中国已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光。
了解到丝绸之路的历史之后,我们看到了,人类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兴盛,都需要秉持着“立足传统、敞开胸怀”的道路发展。现今,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中国本着继承古丝绸之路作为文明对话之路的作用,集合沿途国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共同实现能源合作、经济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金融合作等共同发展的目标。由此,我们有理由预见,世界中心从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经过向西转移,延伸至20世纪的美国后,将再一次回归到古老的亚欧板块上。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优质自然资源,丰富的物产和先进的科技,这些都将使其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占据世界枢纽的位置。
新“丝绸之路”正在带动起中国西部地区的崛起,也必将在文明古国的带动下,主宰世界的未来!
合上《丝绸之路》的那一刹那,我的内心风起云涌:从2000年前的金戈铁马,再到今日的“重新出发”,我们将迎来一次什么样的机遇与变革?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已然跃升至国际第二大国的重要位置,而随着新“丝绸之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中国作为先驱者之一,必将会引领沿途国家再次进入一个发展的巅峰时代。此时,我不禁想起本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头羊华为公司,在今年10月底“出征·磨砺·赢未来”研发将士出征西部的誓师大会上提出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雄壮口号。没错!我们该出发了!
-END-
静待花开
愉悦自己地阅读,愉悦他人地分享。
80后宝妈每周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红心,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