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国义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县人。1943年辗转西奔来到抗战首都重庆求学,考入知名学府中央政治学校(即后来的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国际法专业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期末总成绩位居全校第一。然而因看不惯学校管理现状,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一年后被当局勒令退学,外交官之梦随之破灭。
离家千里,无依无靠的查良镛只好投奔在国立中央图书馆任馆长的表兄蒋复璁,在蒋的帮助下进了中央图书馆任书记职务,这“书记”是馆内最低级的职务,共有22人,查良镛排在第16名,具体工作是登记借书和还书。月薪50元,是表兄馆长蒋复璁月薪560元的十分之一弱。
查良镛因祸得福,有了更多机会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其中最喜爱的三部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及续集,给他影响极深,对后来撰写武侠小说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
在中央图书馆期间,查良镛邀约了三位同学,创办了一本综合性期刊《太平洋杂志》,内容包罗了国际述评、军事科技、文学艺术、名人行踪、逸闻趣事等,销量很好。但因资金不足,无力支付印刷费用,使得第二期胎死腹中,创刊号即成终刊号。查良镛发表在创刊号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如花年华》(笔名“查理”)亦此夭折。
《太平洋杂志》第二期触礁折戟,首次创业失败,使查良镛心灰意冷,感到极端的彷徨与失落。他辞去了图书馆的职务,应邀到湘西一个农场打工,协助农场主管理田园,因为农场主承诺:只要他的农场开垦出来并种上油桐树之后,就送他出国留学。
为了圆出国美梦,查良镛与同学余兆文一道,带着一箱子书籍,离开了让他饱尝人生酸甜苦辣滋味的重庆,从此远走高飞了。
(资料来源:颜坤琰《血与火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