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学观察日志——-“葱的成长记”
马鞍山实验小学五(2)班 林科宇
指导老师:陈慧楠
妈妈烧菜时总是会放葱花,不论是鱼、西红柿、排骨,这样用绿油油的小葱点缀更引起我的食欲,我跟妈妈开玩笑:“妈妈,我就是这样被你养胖的。”有时妈妈会忘了买葱,我们决定在家种葱试试看。
7月8日 星期三
妈妈买了一捆葱,我看见了葱,带着问题问妈妈,妈妈回答:葱种下土里必须把叶子剪掉,剪掉“绿头发”,留下“白胡子”,我们往土里倒了一些水,松松土挖一个坑,把葱段塞进去,埋上,这是土培养法;另一些进行水培,把葱段放入底部挖了口的杯子里,套一个杯子上去装水。大约7厘米长,挖个洞把它们种下去。我听了妈妈的话,立刻实施行动,把葱头剪下来,挖了12个洞,把根小心翼翼地栽入泥土,种下深度2厘米,露出5厘米,等待葱一点一点成长。
7月9日 星期四
到晚上去观察,发现了已经长芽芽了,葱的生命力好强啊!已经冒出一点点小芽了,大约1厘米。
7月12日 星期日
这几天,我天天去看它们,每天为它们浇浇水,现在白天太阳很烈,只有给它喝过水才会有精神。放在楼顶上的葱有时是以童奶奶帮忙浇水的,因为我们是邻居,好奶奶,赞一个!我看见葱头又长高了,尺子一量长高两厘米,7月10日长高了一厘米,7月11日长高了一厘米,今天已经有9厘米了,让我欣喜若狂,更让我惊讶万分的是有几株在葱叶间探出几个小小的芽。
土培:变成深绿,芽芽有2.5cm
水培:变成浅绿,芽芽有3cm,长了2cm
水培比土培长得快,水培的葱气味变浅,水里也有葱的气味,闻了睁不开眼。
7月14日 星期二
今天,我去看我的葱,可是,它几乎一动不动,像木头似的。我有些生气,怎么这样不肯长呢?真希望我种的葱能快点长大。
土培:芽芽3cm,长了0.5cm,葱枝变硬。
水培:有5cm,葱枝变软,水的味道很浓。
7月16日 星期四
今天早上,我去看葱,惊奇地发现有两棵葱长出了几根新的芽,我高兴极了!
土培:有10cm,长了7.5cm。
水培:有12cm,长了7cm。
7月20日 星期一
土培:有13cm,头上有一点硬。
水培:有15cm,中间和头上有黄色,很软。
7月23日 星期日
半个月过去了,可是意外在今天发生。土培的有两株生了烂根病,可能水太多了吗?水培的弯了,长到18cm.一用力就会折了。我和妈妈查了资料得知:原来,葱具有耐旱不耐涝的生长特点。我们浇水时少太多了吸收不了,应该适当排水,根部不能积水,保持土壤滋润就可,原因是我水浇太多了,而且它在小盆里,积水过多、过久,造成烂根现象。
7月30日 星期四
土培的颜色乌绿,病好转。因为这几天水稍微“喝”少了点,葱枝硬硬的,可有劲儿了。水培的颜色草绿的,软不拉几的,貌似吃不饱饭呢。
8月1日 星期六
我一推开阳台的门就看见了长得十分茁壮的葱,用尺子一量最高的枝有20厘米,最矮的也有14厘米,水培长到25厘米了,经过两天生长能长得如此的快,腰挺更直了,颜色更绿了,芽更多了,枝更粗了,长得如此饱满,我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这几天萌发念头:把水培的葱也移到阳台,晒晒太阳,土培的用淘米水浇它们,水培的也换淘米水浸泡。不同的方式出现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总结: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放在阳台上的葱颜色深,放在家里水培的葱颜色浅的,这是为什么?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放在阳台上的葱阳光充足,所以产生了光合作用。而放在家里的水培葱阳光不充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
科学养殖不是空话,学问还大着呢?我开始关注葱的粗细和长短了,差别大着哦。为什么呢?我和妈妈查了资料,原因分析:
1、光照温度和浇水频率、湿度的原因;
2、埋于土中的根部过深。
3、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均衡,导致小葱和其他菜品生长缓慢。
同学们!你们也赶紧来试试,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附记录表:
在种植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葱”就像小婴儿一样,需要我们的悉心照顾,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中我觉得还是土培比较合适,在阳光、水分充足的条件下长得快、有“葱”味,特别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家养的葱养得很好了也比原来的细很多呢?原来都是有学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