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上读书,有书不输》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只要一坐下来,手机、电脑、电视、游戏几乎都成了他们消磨时间的主旋律。如果家长想让他们去看看书,他们还会很不耐烦。让孩子爱上阅读,似乎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的事情,孩子们并不领情。
我们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多看书,我们和孩子谈条件,你看多久的书,我给你多久的游戏时间或者我给你什么奖励,这样看来似乎就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孩子既有了阅读时间,又能够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看着孩子一本本书翻过去,身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有一种老怀大慰的感觉,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我们很多家长都是把书丢给孩子,自己却在旁边玩游戏看电视,你还能期望孩子在旁边认真阅读?
著名演员马景涛分享他的心得时谈到,我觉得作为父母,你对子女的教育要用一种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去做,你是不能光用语言去告诉他们,你还得以身作则。
马景涛常年在外拍戏,但是他的女儿依然很优秀。他的女儿现在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每年都拿奖学金。她在学校还发表了一些小品、文章,还会在学校演出时做编导,这些,都和马景涛一有空就跟她一起看书积累的知识分不开。
放下手机、离开电子产品,和孩子一起阅读,每天固定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也能感受到这种仪式感,而每当孩子抬头就能看到你认真阅读的样子,这才是言传和身教。
为梦想扬起阅读的帆
梦想是船,而阅读就是迎风的帆。古典在谈到他读书的经历时就提到,我们一直以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没有遇到自己的梦想,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你的梦想不是被你遇到的,而是被你养大的,只是我们很少为我们的梦想投入时间。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现阶段有什么梦想?有梦想,我们就去帮他放大,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愿意为了这个梦想现在就开始努力储备知识。
不求甚解的大量阅读背诵
对于青少年来说,多读书,读好书,或者好读书,不求甚解都可以。虽然你当时看了不理解,但是慢慢地,一些事、经历,会逐渐地让你明白,或许有一天你经历一些事就会突然想起某本经典之作,就会恍然大悟。
特别是咱们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小孩就应该多背,家长也不要把所谓的意思告诉他,就让他背!慢慢地,随着小孩逐渐长大、阅历丰富,过去他背的那些东西就会一点点还原回来,变成他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而且这样因事而激起来的经典还原会让他一生受用。
我们家女儿就是这样,学校就要求他们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要背诵一本经典国学书籍,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等,在他们这个年龄,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只能死记硬背,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在我们的陪伴鼓励下,她还是完成了每本书的背诵。随着她慢慢长大,有时候她会突然想起书里面的一些内容,然后非常开心的给我们讲述她的理解,那真是一种把知识内化后的愉悦。
我很赞同王子封臣的观点:要多看书、多读书,因为读书时你能扮演很多扮演不了的角色,你能享受很多别人的人生,这是一个无法取代的乐趣。它和你看电视不一样,看书时你自己是导演和摄像,书是编剧,而且你可以选择性记忆这里边的某个片段,同时你还可以津津乐道地跟别人去说,而且它对你在未来社会上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当你读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展现出一种内涵。
爱上读书,有书不输。和孩子一起培养阅读习惯吧,这是给他们一生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