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原本是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原始森林里的一种野生植物,最早在秘鲁国内一直称它为狼桃。由于它的果实到成熟季节色泽艳丽,红润诱人,当地人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丽,而没有人敢去吃它。直到十六世纪,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秘鲁直接带回英国一株,亲手献给他的情人女皇伊丽莎白。从此西红柿便博得了“爱情的苹果”的美名,落土欧州,世代相传,仍然没有谁敢吃它一口。过了差不多二百多年时间,法国的一位画家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品尝了一口,觉得酸甜爽口,味道独特,口感非常不错,而且并没有出现中毒现象。后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于是西红柿的名声大扬,广为传播,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今天,西红柿不仅让人们可以直接食用,还被加工成各种食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西红柿从野生植物变成人们非常喜欢的食品之一,还得感谢那位敢冒生命危险,亲口尝一尝西红柿味道的法国画家,如果没有他的牺牲精神,人们对西红柿的认识和了解,不知还要推后到什么时间?
其实,何止人们对西红柿的认知,世界上许许多多的食物、药物、水果及生物,都是经过前人备尝甘苦,付出生命而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先生就曾明确指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都是由极大的牺牲换来的,比如吃东西吧 ,某种东西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全都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被吃死,人们才知道的”。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氏曾品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粤西北原始林区的“神农架”,据说就是因为他在这里架起云梯,攀采百草而得名的。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曾攀越崇山峻岭,亲尝百草,即使中毒也毫不反悔。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当初不畏牺牲,亲口尝一尝的这种勇气,哪会有充满真知灼见,卷帧浩瀚的《本草纲目》呢?中国的医学历史也就不会有辉煌的一页,中医科学发展的基础不会像现在这样牢固。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的这一说法,强调的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亲身实践。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各种食物的滋味,体会不到食物的好处。因此,实践会让人们发现许多新生事物,积累大量经验和知识,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所谓实践,就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它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军事、教育、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等等方面,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产活动是决定其它实践活动的前提,因而也是决定人们思想认识的最基本的过程。从哲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一切实践活动是认识产生的基础,人的认识全部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同以前一切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过去,一切唯心论者都把实践排斥在认识论的范围之外,或者主张认识是个人天赋,是人先天形成的,或者把认识归结为一个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创造。有些唯心主义者也往往标榜“践履吾行”,似乎也很重视实践。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纯粹的个人修身养性的行为。目前,社会上一些脱离实践的观点和认识比较突出,实用主义盛行,有些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行动失常,特别是对部分青少年的成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一些快速成材,快速致富,如何走捷径等方面的宣传和报道,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就有不少负面作用。这些现象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行动哲学。历史上杜威就把实用主义称作“一种行动的唯心主义”。在他们看来,实践只是一种“兑现价值”,与认识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旧唯物主义也不懂得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如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污秽小商人活动”。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实践概念做出科学的规定,并把实践第一次引入了认识论。明确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人们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要使主观正确的反映客观,关键在于实践。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并同它发生关系,才能通过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掌握它的规律。离开了实践,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认识。人们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进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行动,从而获得成功。就拿竹子来说吧,你要懂得竹子生长的规律和过程,就得亲自动手去栽种竹子,才能亲身体察到地下竹鞭是怎样长出竹笋的;雨后春笋,又怎样蓬勃生长,成为竹子的。你要懂得不同竹子的特性和用途,就得深入实际,虚心向制作竹器的工人师傅学习,才能掌握到有关竹子的知识。它告诫人们,无论干什么事,都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关在房里,冥思苦想,高谈阔论,不置身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当然,在这里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绝不是否认人们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而是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的这句话,完全表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要求人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正真的了解自然,掌握科学,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