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一点点独立,爸爸即骄傲又担心。骄傲的是你正在成长,担心的是你必将远行。我知道爸爸的羽翼下已经不再是你的世界,你的未来必然是远方,人生的路啊,我们有缘走了这一段,但最终要你一个人走。你和爸爸的远方不同,对于人生,我们各有体悟,而且人生本来就要活出个性,所以,这封信,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写给你,我不是教你怎么过这一生,而是谈谈我对人生体悟,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人生的目标是追求内心的欢喜,生活是人生的细节,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好处是把未来的愿望变成一个一个可以具体完成的事,在专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体会生活的乐趣,人生也就变得精彩,甚至精致。
许多年以前,我参加一节心理体验课,老师让我专注于思考一件事,任何事都可以,但必须是一件事,结果是我的心跳从52次下降到48次。老师给出的结论是:你的快乐与你干什么无关,与你专注程度有关。这句话听起来很玄,我问过其他听课人,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但我留意了这句话,并真正地试过。当我专注于做当下的事情,散乱的想法少了很多,心就会安静下来,心安静了,内心欢喜自然会多一点,那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快乐。我也建议你试试,这其中的原理我说不清,但效果真的不错。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有好的作用,就是会发现做事情的效果比不专注时好。如果找个例子佐证,小猫钓鱼与此有些相似之处吧。
人生的态度有无量种数,不要看满天乱飞的鸡汤小品,那些小品看着有些道理,然而好多是臆想而已,并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在中国历史上,经得起时光检验的只有三大家,它们是儒家、道家和佛家。儒家教我们自强不息,道家教我们功成不居,佛家教我们放下执着。这三大法门广博精微,渊深若海,我也不得其要领。东北师大的一个教授研究过古代各家的思想,他教我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旁观。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就象一本书,有人活成名著,有人活成禁书,有人活成菜谱,有人活成了地图。每个人都读着别人,等着被读。我们即要读别人,更要读自己。用评定别人的标准评定自己,用宽恕自己的理由去宽恕别人。站在自己之外去观察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绝不是习惯认为的那样完美。我们身边有好多人活的都很不错,那些早起跑步的叔叔,上老年大学的奶奶,兼职赚学费的姐姐,准时睡觉的弟弟……好些看上去无足重轻的细节,一旦坚持下去,就大不相同。正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通常认不清自己,是因为身处局中,有句诗说的很好,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旦我们跳到局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别人,观察自己,就会有一种桥头观水的随意和从容,人的心性和视界就会开阔很多,你不妨试试。
人生的阶段大体分为少年、中年和老年。这三个阶段有三种不同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少年时,要信儒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因为少年是成长阶段,要解决生存问题,就要不遗余力地拼搏奋斗。人一定要达到经济独立,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选择,选择就是自由,自由弥足珍贵。中年时,要信道家,功成弗居。己有功十分,让三分与别人,人有过十分,取三分与自己,这个时期,要解决与人合作的问题。有难同当,有功独享,是人生的大忌。老年阶段,爸爸没有体验,但爸爸看了好多书,接触过好多人,也特意观察过老年人的生活,我觉得那个阶段要解决内心安顿的问题。那个时段,是人最容易思考人生意义的阶段,如果人只是一堆单纯物质,即不能决定生,也不能决定死,那人生毫无意义。人一定是有灵性的存在,那是让人脱离物性的束缚,闪现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能让人弃恶从善,舍生取义,是让人成为人的最终存在。所以,在无量种类教人内心安顿的学说中,爸爸最终选择了佛教。佛教不是神话,那里没有神,没有创世主,有的只是一个个觉悟了的凡人,那是一门教我们解脱种种烦恼,了知人生意义的学问,是人生最后阶段,解决内心安顿的最终方法。
亲爱的女儿,你还小,看到这样的话,你一定不会懂得,爸爸也知道你不会懂,但我这么早说给你听,就是要在你的心田里种下一颗种子,它不会花开当下,但当因缘具足时,它一定会萌发。你也许会忘记它,但你将来一定会发现,它一直都在。因为,那里有爸爸发自内心的愿望,愿你现世安稳,内心欢喜。
爱你的爸爸
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