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
我曾经送给一位即将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好友一本书,就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他读完与我分享,说我和魏老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积极乐观,不与人争长短。虽然他的夸赞令我汗颜,我哪里能够与班主任界泰斗魏老师比肩呢?但是,这是我的目标,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一位合格的班主任。
初读这本书时,我被书中讲述的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故事打动,魏老师的文字似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繁琐的说教,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十分打动我,魏老师就像一位老友,将自己的教育人生向我们娓娓道来。整本书读起来一气呵成,仔细回味又觉得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人师者,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班主任是一个年轻老师,喜欢使用先进的电子产品,穿衣打扮都很新潮,甚至追求名牌,那么这个班的学生也会争相模仿,久而久之班级就会形成攀比的风气。反之,如果一个班级的老师生活朴素,不追求穿衣打扮,更多的时间在研究教学,那么学生自然也不会有攀比的念头。学生就是老师的缩影,什么样的老师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魏老师在书中讲到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讲完课总是喜欢把粉笔头随手一扔,有时候能扔进垃圾桶,有的时候就扔到了垃圾桶外面,同学们看到以后,也都喜欢扔粉笔头,时间久了,教室里到处都是粉笔头。这位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拿起笤帚,将地上散落的粉笔头扫干净,扫了几次以后,同学们也开始扫粉笔头,慢慢地地上再也看不到粉笔头了。所以,言传身教比批评教育更有用,班主任事必亲躬,一定会影响班上的学生。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多数时候根本不用语言说教,而是用行动证明。
另外,班主任还要维护班级教师的形象,不能在学生面前说任课老师的坏话,当然任课老师也不能说班主任的不是。如果教师在某项比赛中荣获大奖,班主任可以及时向同学们传达喜讯,一来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二来树立任课教师的高大形象,其实也是在为课堂教学铺路。一位有成就的老师,在学生心里是有尊严的,是值得信服的,那么课堂上也会产生微妙的反应,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任课教师也要承担“副班主任”的职责,不仅要教好本门学科,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也不仅仅是班主任和思政老师的任务,应该渗透在每一门学科教学当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随时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春风化雨,以爱润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书中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当学生犯错误后,他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魏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作为教师的我也跟所有教育者一样一直热爱自己的学生,但对于如何去爱却未做过深入研究。很多时侯学生一犯错,就大声斥责、批评,没真正试过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这些需要更多爱的学生明白些许道理,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这都是我在以后的教育路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3年的秋天,我去到黄梅县龙感湖管理区芦柴湖小学国培顶岗实习,说实话一去我就后悔了,我从没见过条件如此简陋的村小,仅有一栋教学楼,水泥操场早已破旧不堪,我临时住在广播室里,仅放得下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但是就像人生一样,没有回头路可走,既来之,则安之。从此我的任务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放广播,课间的时候放广播体操,放学了再关掉广播。我带了六年级的语文课、道法课兼班主任,五年级的道法课,三年级的英语课,偶尔还要替体育老师上课。身兼数职,每天忙得团团转。最难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因为这里的小孩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识字,只能照顾学生的生活,所以家庭作业根本无法布置,就算布置了,第二天的情况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走访了附近的家庭,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出了一个决定,利用午休的时间辅导学生写作业。刚开始的时候,班上一团糟,因为不是上课时间,学生打打闹闹,根本静不下来。后来我建立了值日机制,离家较远的学生中午可以留校,组成学习小组,并选出组长和副组长,互相监督,一个月进行一次评比,优胜组获得奖励,落后组要接受小小的惩戒,比如打扫班级卫生。就这样坚持下来,一到中午12:30,学生便自觉地拿出作业开始做,有时候我实在太累了,趴在讲台上睡着了,学生们也不吵不闹,继续写作业。
有一天中午放学的时候,我看见班上一个小女孩在干吃方便面,还带着她的小妹妹,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吃饭,她说太远了,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家里也没人管。忽然觉得好心疼,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像大人一样照顾自己和妹妹。我立刻跑去学校食堂给她们做了两个菜,看着她们吃得好香,多希望在这里的女孩都能够自立自强,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来她们现在应该已经大一了吧,如果还在继续读书的话。
四个月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我离开的时候,班上的学生哭成一片,我也红了眼眶。学生们写了很多小纸条,叠成了千纸鹤送给我,还有学生用彩笔把白色的小石子涂成五颜六色送给我。这些质朴的心意我保留至今,因为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三、以人为本,科学民主
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 “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魏老师书中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而且是用了多种教育方式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的。而魏老师的分析和采用的具体方法又是人人心中所有而个个笔下所无的,令人一读便茅塞顿开,豁然明朗的。他讲得入情入理,介绍的方法巧妙自然有效,人人都可以模仿。例如“犯错误,唱歌”、“犯错误,做好事”、“轮流抄写格言”、“轮流教唱歌”、“一分钟竞赛”、“设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等等,每个班主任和每个班级都可以试用。特别是“犯错误,唱歌”、“犯错误,做好事”,这些教育方法多么有艺术呀。如果换成了我,当孩子犯了错,不就是批评加惩罚吗?这样有效吗?是呀!批评需要艺术,惩罚也需要艺术,魏老师留给了犯错学生一些自尊,而又使他们站在那儿感到难为情。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既融洽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又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了班级气氛。
在这里我想回顾自己的一次失败的教育经历。那是我2016年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学生,高一下学期,学校让我主持五四红歌赛,我当时带了两个班,三班和四班,其中三班是平行班,四班是重点班。出场的顺序就是班级顺序,三班表演完了之后,我上场报幕,这时候音响师向我失意,告诉我音响坏了,让我控场五分钟。因为没有预想到这个突发情况,所以我在介绍四班的时候用了很长时间,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并分享了我与四班的趣事。五分钟终于过去了,红歌赛也圆满落幕。第二天我来到三班上课,最后一排有一位学生坐姿随意,书本也不拿出来,我提醒了两次,依旧不动,于是我走到他身边询问出什么事了。他冷冷地说:“你不是四班的老师吗?管我干什么?”当时我心里火冒三丈,他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花了五分钟介绍四班就是偏爱四班,居然在课堂上和我闹脾气。但事实是,因为三班是平行班,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辅导三班的后进生,包括这位学生。可是他居然在课堂上使我难堪,让我下不来台,我一时语塞,没有批评他,只是转身拿起书本,离开了。回到办公室后,我崩溃大哭。觉得自己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后来班干部来办公室安慰我,我只好擦干眼泪继续回到班上上课。事后我反省自己,为什么不和三班的学生解释清楚呢?他们如此在意,证明他们很喜欢我,希望我多多关注他们啊!第二天,我找那个学生谈话,还没开口呢,我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对不起。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因为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经验不足,所以处理不当,我也以此为戒,告诉自己,以后不论课堂上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关注学生,顾全大局,切不可一走了之。
还记得三班有四十多位男生,只有十来位女生,所以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很调皮,经常是上课铃响了,男生们嘴里叼着零食,慢吞吞地走进教室。为了改变这个情况,我设置了一条惩罚机制,以上课铃为节点,迟到了要“抽奖”,抽到的内容一般就是做十个鬼脸,可爱十连拍,唱歌,跳舞之类的小游戏,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迟到现象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这就是魏老师说的惩罚也需要艺术,不要通过语言来抨击,寓教于乐,既增进情感,又能遏制不好的现象。
都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虽然是主任,却没什么权力,反而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要干。我却认为,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大的官,因为你管着的可能是未来的教育厅长,警察局长,银行行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是在为追梦人的人生铺路啊!魏老师在自序中这样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原地管理得天晴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学生,以使我们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一段历史。今后,我一定沿着魏老师的脚步,努力修炼自己,教书育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