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事到书店逛逛,在书架上无意看到《优秀是教出来的》一本书,感觉这本书的名字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其中书中讲到的一个案例让我眼前一亮,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
这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问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的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我认识到了,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一样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的说他的孩子这段时光表现如何如何好。作为家长听了以后自然十分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必须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表现,家长当然十分气愤。当即表态用心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必须批评教育自家孩子。
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再想想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待差生的。对于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总是直接的向家长告状。家长对老师的告状总是不闻不问,教育效果甚微。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必须要赏识与批评相结合,多渠道的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是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总之,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机制和教育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