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考上高中离家住校。同年,我们家盖起了黄粉虫养殖大棚。
爸妈犹豫了好久才下决定养黄粉虫,当时在外面打工,一年就攒下了一万块钱。爸妈认为,一直打工下去,一定挣不出我和弟弟的学费。
就用这些年来所有的积蓄建起了一个厂房,焊起了铁架子,买了几百斤黄粉虫,准备创业养黄粉虫。
装黄粉虫用的是一米长,半米宽的纸盒。在纸盒里铺上一层麸皮,将黄粉虫放上两斤左右,每天喂一次碎菜。
起初喂菜是用盆子,一盆一盆端,盆子盛的少,时间全跑在路上了。爸嫌慢,就到修车师傅那儿去学焊接技术,学会了自己做了五六个小车厢,这下不用来回跑着盛菜了。
虫子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在盒子里撒上碎菜之后,就能听见虫子急匆匆爬和咬菜发出的欢快的窸窣声。
两周之后,成虫变成蛹了。妈妈将白白嫩嫩的蛹轻轻拿起来放在手掌里,蛹宝宝顽皮地转动着柔软的腹部,弄的人手心痒痒的。
之后蛹蜕变成了甲壳虫,甲壳虫就是黄粉虫们的妈妈了,甲壳虫担任着产卵的重任,通俗来说,它们是孕妇兼产妇。母亲悉心照顾它们,每天用红糖,猪油,维C拌上碎菜喂。妈妈白天忙成虫,晚上喂甲壳虫,每天忙到夜里两点多。
一周之后,掀开筛子,筛子地下有了一层厚厚的虫卵,那可是亿万个小生命啊!
政府的人来厂里看过,为鼓励创业,送来了3000块钱,在那时可谓雪中送炭。建立养殖棚以来,买的虫子,麸皮,蔬菜,各种机械,电费等等都是投资,和亲戚朋友借了好多。当收到政府鼓励的钱,即解决了资金困境,又给爸妈吃了一颗定心丸:养黄粉虫是国家支持的行当,俺们敢使劲地干了。
虫卵在装有麸皮的纸盒里放了一个月后,再抽出纸盒,无数条幼虫在麸皮上顽皮地爬来爬去,身上发出健康的油亮色。这些小虫儿,再养个两三个月就可以卖了。
之后爸妈每天喂两千斤碎菜,将近一万盒黄粉虫,抽出来推进去,用手一把一把地抓了菜撒进盒子里;每天清扫一亩多的地,及时清扫出洒落的碎菜;每天给甲壳虫拌营养餐,小心翼翼地洒在盒子里。每天晾晒蒸汽滴水打湿的盒子,每天背出十几麻袋虫粪,每天经受汗水浸透了上衣,每天长成一盒又一盒虫子......
那时我在高中住校,只是在半月回家时才知道父母亲与棚里近况。五点起床,半夜入睡,整日的操劳让他们日渐消瘦。三个月的时间母亲瘦了二十几斤。晨起鸡未鸣,夜息寂无灯。夫妻劳作勤,虫肥笑颜清。这种日子,爸妈坚持了好多年。
四年之后,我们家买了车,装修了房子,也攒下了不少积蓄。我和弟弟都如愿考入了大学,均成为了中共党员。勤奋刻在了我们家里每个人的骨子里。勤能补拙,勤能致富,我们家靠勤劳脱贫了,感谢政府的帮助,感谢我们生活在这个可以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的时代。
慢慢长大,经历的事多了,竟然越来越看不清生活了。离开了爸妈的庇佑,开始独自面对生活,越来越体会到爸妈一路走过来的不易。总感觉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却总是给我勇敢面对生活的底气。
后来才渐渐明白,父母传递给我的那股力量,就是来自于勤劳的双手。似水流年里,牢牢记住用双手去创造价值,就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