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一个人的天分和能力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也可能变得不值一提。
莫扎特生活的时代,音乐家和仆人一样是宫廷或者主教的奴仆。
在萨尔茨堡前任主教宽厚、慈爱的关照下,莫扎特这位音乐界的神童的成长曾经是一帆风顺 ,毫无阻碍的。
在前任主教的鼓励和宽容里,莫扎特的学习和创作都是那样如鱼得水,但是,命运不可能让你全都顺风顺水。
1771年12月15日,当莫扎特父子重新返回家乡萨尔茨堡时,骤然发现慈祥的主教大人西吉斯蒙德病倒了,而且于12月16日与世长辞。莫扎特父子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神,就遭遇了人生中重大挫折。
一
新任大主教卢乔·西拉。这是一位严苛、傲慢、陈腐的人。
他上任的时候,莫扎特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年了。作为萨尔茨堡宫廷新晋的年轻的宫廷乐师,作为从童年时起就声名远扬,看尽繁华、富贵的小小少年,却由于萨尔茨堡宫廷主教的变换,而纠结不已。
开明的前主教,给了小莫扎特足够的自由,思想陈腐的现任主教却不尊重宫廷乐师们的演奏,更别提给年轻的乐师以自由创作和学习的机会了。
原本小莫扎特认为自己最擅长的钢琴和大风琴,但是,他在宫廷乐队里只能担任小提琴手。
原本小莫扎特所创作的交响曲,深得前任主教以及音乐家们的赞扬,而且莫扎特自己也觉得非常得心应手,但是现在,小莫扎特不得不屈居宫廷,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疲于奔命。
但是莫扎特之所以是莫扎特,就是这样的环境,也没有打消莫扎特对音乐的热爱和在音乐方面的成长。
莫扎特通过在乐队里面的实践,通过接触各时期大师们的作品,他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他在创作中也更加得心应手起来。
二
莫扎特持有旷世奇才,可是在继任大主教的眼里,他不过是个宫廷乐队里普通的奴才。
大主教经常在厅堂里对着莫扎特大声叱骂,或者责备。
16岁的莫扎特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他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在他之前的云游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各种阶层,并在与这些阶层的交往中,接受了平等、自由的观念,对不合理的宫廷封建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他觉得也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是由出身决定的。封建体制已经严重地影响到莫扎特音乐上的自由创作,也严重地影响了莫扎特的前进之路。
1781年,一次旅行演出归来时与大主教卢乔·西拉发生巨大冲突。这是一次宫廷演出期间发生的事。
莫扎特没有听从大主教的安排,演奏了自己所想演奏的乐曲,尽管在宫廷音乐会上受到除了大主教之外所有人们的欢迎和赞叹,但是,也是由此,大主教大发雷霆,严厉斥责和侮辱了小莫扎特。
小莫扎特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毅然决定辞职。
老莫扎特却为小莫扎特操碎了心。小莫扎特与大主教决裂,自然也影响了老莫扎特在宫廷乐队中的地位。
老莫扎特劝儿子向大主教低头,小莫扎特坚决予以拒绝。
小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是应该是最珍贵的。
小莫扎特成为奥地利乃至欧洲历史上第一有勇气与宫廷和教会决裂,并为了维护个人尊严和自由而出走的音乐家。他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
小莫扎特只身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了自由音乐家生涯。
第一次自由创作出了《后宫诱逃》。并获得巨大成功。
1781年5月9日,这是音乐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莫扎特成为自由音乐家。莫扎特为自己也为艺术界开启了自由和独立的开端。也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独立。
三
莫扎特家有子初长成。
面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莫扎特作为音乐天才曾经被抬得很高很高,可是又作为宫廷乐师这个跟奴仆没有两样的身份,他的成长之路在前任主教去世后 ,变得非常艰难。
一个人面对时代的局限,纵使怀有惊人才华,如果没有冲破阻碍的气魄和勇气,都会受到局限,莫扎特不仅仅勇敢地冲破牢笼,而且在音乐史上开创了音乐家可以自由创作的先河。
世界在你还没有深入接触的时候,也许是一个很大很有趣的世界。
每个孩子打算去闯世界的时候,都心存美好的愿望。而现实则可能是当头一棒。
面对现实的残酷,有些人选择逃避,有些人则选择向残忍的现状进行反击,选择坚持下去。
莫扎特就是这样的勇士。
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拥抱着生活,坚持下去。
莫扎特的自由创作之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尽管莫扎特神童的光环曾经照耀过欧洲各地,尽管莫扎特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欧洲最高音乐学府博洛尼亚音乐学院的院士头衔。可是他的自由音乐之路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一站寻找工作之旅就受到极大打击,尽管,他创作的歌剧大获成功,却也没有给莫扎特更多经济上的收获。
即便这样,莫扎特也没有退缩,他继续前行。
莫扎特的故事,给我们这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很多的启示。
那就是即便遭遇生活的磨难,也要努力向前,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波折,努力冲破阻碍到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