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桨小嗯
前阵子失业的时候,不敢往家里打电话,也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老妈每次给我开视频,我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敢和她多说话,担心她发现我哪里不对劲。
那段时间,心里挺过意不去的。老妈问我国庆回家不,我说公司忙,只放三天。后来,国庆第一天,老妈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放假三天怎么耍。我想了想,说自己在家里,第一天只上了半天班。
这种撒一个谎,就要用另一个谎来圆的感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跑去知乎,寻找答案。
1
有人说,失业这种小事,没必要告诉父母,等自己找好下一份工作再告诉他们也不晚。
有人说,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问题还不能自己解决么?没了工作,跟他们说干啥。
也有人说,失业不是小事,还是应该告诉父母。独自在外漂泊,应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比起让父母了解情况,我更害怕他们担心。毕业工作后就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也不想他们知道后催我回去做不喜欢的工作。最终,我还是选择了隐瞒。
本来以为能一直隐瞒下去,等找到了新工作,就告诉他们。可是,不擅长撒谎的我,在最近一次的视频通话中,在老爸老妈的反复追问下,招了。
说了实话后,我觉得自己要遭殃了。老爸老妈肯定又要滔滔不绝地给我上一课,然后催我回老家干那份稳定的工作。想到这些,再想到那些没通过的面试,我心里一阵难受,不敢面对手机屏幕那端的父母,怕他们看见我哭了。
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做好了解释的准备,也做好了据理力争,不管二老说什么都不回老家的准备。
我以为,与二老的战斗就要打响了,像小时候一样。
2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爸偷看我的日记,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他的女儿,我写的一切他都有权利看。我很生气,快哭了,大声朝他吼:“你侵犯了我的隐私”。
老爸听后居然笑了,一个人自言自语:“我侵犯你隐私,好嘛,以后不看了。” 此后,老爸就真的再没碰过我的日记。
去年回家,拉开行李箱的时候,老爸看到我的小说本,弯腰捡起来看。我吓了一跳,赶紧从他手里夺了回来。
老爸一个劲儿地问:“这个本子上有啥子嘛,我看不得嘛?”我说:“没啥,嘿嘿!”老爸一脸无奈,顺口说了句:“好嘛,不侵犯你隐私。”
这句熟悉的话又回到耳边,我俩对视一笑,危机解除。
从小到大,老爸一直扮演着严父形象,老妈也挺严厉的。十二岁那年,老爸第一次给我下命令,不准我再去找家后面那个经常和我一起玩儿的小伙伴。我站在地里,看着爸妈捆玉米杆,心里极不乐意,觉得当小孩儿挺不好的,连选择朋友的权利都没有。那一刻,我第一次渴望长大。
后来,我背着老爸,从厨房的窗户爬出去,偷偷找小伙伴玩。
上初中的时候,老爸经常往学校跑。记得有一天早上,大清早的,天刚蒙蒙亮,我们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旁边的同学突然跟我说:“你看台上,你爸爸在那。”
我抬起头,看黑乎乎的台上,老爸背着手正往台下看,我赶紧低下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同学们朝我看过来,我感觉很不自在,抱怨老爸没事干嘛老往学校跑。
上学那会儿,每次开家长会,我都暗自祈祷老爸没空。倒不是怕家长会后被训,是老爸太能说了,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可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一直讲下去,结束后可能还和老师们摆会儿龙门阵,聊聊国家大事。
对!老爸话很多,这是我一直嫌弃他的原因,也是他一直嫌弃我的原因,因为他经常对我说:“你的口才要是有我一半好就好了,或者,我闭起眼睛写字都比你写的好。”
因为老爸严厉,还有点大男子主义,所以从小我跟他都好像有种距离感。他说的话就像命令,我要么服从,要么反抗。当认同他的教育时,我服从;当不认同他的教育时,我就反抗。“走自己的路,让父母去说吧!”可能一直潜藏在我的脑海里。
3
为了逃脱二老的“魔掌”,上大学时,我故意选了一座没有他俩的城市,毕业后,也没有乖乖听话回老家教书。
细细想来,其实陪伴二老的时间挺少的。一年回一次家,每回一次,他们就老一岁。
在外面呆久了,就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和他们的价值观相差太远,觉得他们呆在家里,对外界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变化有多快,也不会理解我的想法。所以,工作这几年,我很少跟他们聊工作上的事。失业了,也想着自己熬过去就好,不用跟他们说。反正说了之后,他们也只是徒增担心罢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并没有朝我想的方向发展,与二老的战斗也没有打响。
4
当听说公司倒闭了,我失业之后。老妈像是放下了心中的某块大石头,在视频里说:“我早就发现你今年不对劲,没有去年开心。我前段时间觉都睡不好,一直觉得你有事瞒着我们。你有事就要跟我们说,你不说我们更担心。”
老爸接过手机,一个劲儿地鼓励我:“公司倒闭很正常,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第二天,老妈给我打电话,第一句是:“你还有生活费没得,幺儿。”
老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遇到事情不要一个人闷想,还给了我一些找工作的建议,也支持我继续留在大城市的想法。”
那一刻,我才明白“后盾”两个字的意义,才明白家的意义。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家永远是我的后盾,也是无数“蓉漂”、“北漂”、“广漂”、“深漂”、“沪漂”的后盾。
5
也许,久居家中,年迈的父母的价值观与在外打拼的我们的价值观相差甚远,他们可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失业,为什么要这么折腾,但在他们心里,只要子女在外吃饱穿暖,不挨饿受冻,不受欺负,身体健康,其它事儿其实都不算事儿。
因此……失业这种事,为什么不可以告诉父母呢?如果他们想知道,就告诉他们吧!“儿行千里母担忧”,距离已经让父母与子女之间越走越远,别再让交流变成一道鸿沟,让父母与子女的价值观越来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