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自谦为音乐的门外汉,那我只能高攀为一个音乐门外汉的“旁听”学生了。既然是旁听生,也只能是用旁门左道来解读我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即使错了,也没人会怪我,感受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
敢于剖析古典音乐,并结集成册的作家在我心里都能算作大师。不仅需要对古典音乐的的发展史、经典曲目烂熟于心外,还要能将大编制交响曲中宏大的叙事结构肢解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生活的经历单薄了都会感觉吃力,古典音乐沉积的历史和底蕴已不再是单单靠纯音乐专业能够解读的,尽管这些都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顺畅的还原到生活体验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接触古典音乐时间还不是很长的人来说,是有不小难度的。
作曲家写出一部曲子,只不过是完成了整个创作过程的三分之一,还要靠乐团指挥和演奏家来演绎,还要靠听者来理解,三个步骤都完成了,这部作品才算是完整的。至于乐团的演绎、听者的理解是不是和作曲家的初衷一致,这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各有各的视角。
我不是太赞同凡是听音乐前都要做功课,都要去去翻有关导读的音乐书,这样容易把作者的个人感受先入为主的定格在观者心里;但是如果从不喜欢、不熟悉古典音乐到想去了解,想去感受古典音乐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倒不妨找些书来翻翻,而且最好是不专门从事音乐专业的作者写就的为妙。听完以后,再回来翻书,事半功倍,收益会更大。
不同于看电视剧,会担心剧透;经典的东西本来就是被各类大师反复咀嚼过的,而且咀嚼的人越多,滋味越丰富,后来人每一次阅读都是在重读,每一次重读又是在读一本新书。说到这里,我不由的笑了,买过四本辛丰年的《音乐门铃》送人,我把它视作为我古典音乐世界的红宝书,自己现在想翻出来看看却没有,最近买的的一本借给了朋友看还没有还我。
杨照先生所著《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抛却学院派所讨论音乐的引子、主题、发展、呈现、变奏等专业词汇,从美学的角度,讲人的感悟,把音乐从一个陌生的领域引入到熟悉的情景之中,不动神色的就将古典音乐落了地,不再是装腔作势的高雅在上。当然,的的确确有的题材必须得拿捏着腔调才能表现好,比如花腔和女高音,只不过我不喜欢罢了。在大概的了解了一些作品以后,你会找到你的最爱的。
最近我正在看焦元溥先生写的《乐之本事》,我想乐(le)和乐(yue)的读音都可以算对,有了yue才能le。《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和《乐之本事》都是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推出的,加上平时“理想国”推出的各种书籍,让我对这个敢于将“理想”高高举起的出版社刮目相看,这个“国”里的书也确实能给我不一样的滋养。
瞎子撞墙式的古典音乐听多了,渐渐的会对一些作曲家、指挥、独奏家有些个人的认识,这些有个性的音乐家们在重播经典的同时,加上了自己个性的烙印,也是在让经典重生,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