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例行正常的文科集体备课,可对于我来说,却受益匪浅。
我先把备课所需要写的材料写好,然后拿出《老王》准备再磨磨课,说实话《老王》这课我一开始读时感觉很简单,可是多读了几遍后感觉这篇文章很难 ,在上这课时,我备课备得非常充分,可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容易被学生给“带跑”了,进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了,步伐完全的乱了。另外我还隐隐的觉得我讲的好像挺多,想把所备得内容都给讲了,哪个删去都不舍得,甚至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人生经历我都想给讲了,这样一方面耗时长不说,另一方面也和本文的主旨无关。正在苦恼之时,幸得两位闺蜜同事的点拨,虚心的向她们请教,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美女闺蜜同事先看了一下文章,熟悉了我的文章的备课思路,肯定了我的设计的精巧,但是也直接的说出我上课的问题所在,这点让我很是感动,确实是,我的上课的问题确实是什么都想抓,结果抓到最后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却发现不知道自己讲的重点在哪儿了,面对这样的困惑,美女闺蜜同事说了一句话:“简单点,具体点,少一点”,假使一节课就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不要受到学生的影响,发现学生说的正好是自己备到的,就赶紧再讲学生说的,这样的结果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遇到这种情况要把学生“拉”回来,听完她所说的,我笑了,确实是的。
请教完这个问题后,我也说出了我的其它疑惑之处,比如公开课想呈现一堂完整的公开课,老是老想把一课的内容给上完,但从容量上来看,却是上不玩的,该怎么办?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可是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该如何把握?……美女闺蜜同事都给以“拨开云雾”般的指导,让我立马眼前明晰起来。
感谢美女闺蜜同事的点拨与指导,让我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