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自己是一个有观点,有原则的人,可是自从看了《奇葩说》,我被自己吓到了。
开始辩论之前,自己心里就有了一个持方,可正方发言之后,就忍不住鼓掌点赞,轮到反方说完,再次泪眼婆娑地鼓掌赞同,导师说完,鼓掌更是不断,最后都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唉,每一次鼓掌都是一次“啪啪啪”地打脸呀,因为你我都知道,双方的观点可是完全矛盾完全相反的呀。
而且这种不安,越到后面越剧烈,看到第四季《奇葩说》最后一期时,大概明白了自己不安的来源。
这么多年了,都没做成过什么事,朋友也常常替我惋惜——为什么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呢?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时至今日,对于自己,我应该承认一些事实了。
1.我是极其自恋的
主要表现为我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比别人强,我很聪明,我是好的,我是对的,这也造成了我的固执甚至偏执。
想想就知道了,我本就是一具肉体凡胎,怎么可能总是对的呢?而且根据进化论,饿了就吃,见色就起意,可是,现代社会已经不能这样了呀,所以,我的本能已经错了呀,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我极可能从根本都是错的。
因为自恋,我还会将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合理化,无论我做这件事是多么愚蠢和错误。
比如和朋友聊天时,我最喜欢高谈阔论,好为人师,教别人一些道理,让别人明白一些真理(这里我说的是真理,因为自恋,所以,一旦明白了某个道理,我甚至会认为——这就是真理)。但我也最怕,自己说大话,因为我之前往往都是说了不做。
2.我是非常无知的
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读的书多,所以,懂得多,其实,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无论任何东西,怎么可能看一遍就能完全明白并记住呢?怎么可能一遍就做到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适合自己呢?
最能说明这一点就是投资了,之前明明自己一无所知,偏偏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结果呢?输的一塌糊涂,用逻辑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嘛,所谓的蜡烛图,本来就是颠倒因果,完全是无用之物。而且自己对于投资的标的完全是无知的,不吃亏才是不正常的。当然,因为输所以痛所以思考所以反复进一步思考,慢慢明白了一些事实。
3.我的自恋和无知,不会因为年龄金钱甚至经历的增加而减少。
我们往往会说,我要是有钱了,我也能如何如何,我也要怎样怎样,殊不知,这样的人极可能一辈子都没钱,即使万一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了,他也极有可能过得像从前一样,一样的无知,一样的不会做事,一样的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想清楚了这一点,你也许有些沮丧,但我却特别开心甚至兴奋,因为我找到了我前进的正确方向。
首先,很多人压根不承认自己自恋和无知,而如果你我知道并承认自己的问题,不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吗?而且既然我是自恋和无知的,而且不会因钱多钱少甚至年龄经历的变化而变好,那就想想自己怎么不无知一点了,那怎么办才能不无知一点呢?
解决方案最核心的也就四个字——思考践行。
思考当然要是正确思考,那如何保证思考是正确的呢?笃信逻辑,用逻辑去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另外,就是不断建立并修正自己正确思考并践行的原则了。
比如最直接的关于学习的原则——
1.以目标为导向(带着问题学习)
2.以行动为导向(做了再说,保持耐心)
3.以结果为导向(向每一个行动要一个结果)
用结果去证明,而不是勤奋努力好学这样的过程,比如我每天都做这个做那个,这样的话再也不要再说了。因为如果没有好结果,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这就避免了一直学习,却一直不成长的问题。
耐心对于学习来说,应该是最可贵的品质了,耐心行动,3—6个月必有收获。
再比如关于投资的原则——
1.只投自己了解的标的。(至少当下我认为自己明白并认可了)
2.只投长期。(目前至少是一年以上)。
最后,说个最简单的手机文章阅读的原则吧,就一条——读一篇文章,如果觉得好,必须留言给作者(输出倒逼输入和思考)。
写在后面的话——
进步就是反省反省之后再行动,这篇文章是拿我自己开刀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如果你看到了,并有所启发,我为你高兴,也祝福你,毕竟成长的道路上,你我都不孤单we are not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