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冷,没事就窝在被窝看书。终于明白过去几年为什么春天读的书多。因为春天刚开年,时间较宽松,心情也轻松,而天气又时常忽冷忽热,一旦倒春寒离不开被窝时,最好的事情也就是看书了。
发觉最近很多人看亦舒,昨天回办公室就看到有姑娘在看亦舒。还是有点诧异,因为平素她们几乎没有聊过亦舒。我想起我读亦舒最多的时候也是一个春天,大概是11年还是12年的春天,缘由是老太给我寄了一份礼物,其中就有一本《乐未央》。看完后我就开始搜罗亦舒的小说,印象中还把当年的开门利是全买了亦舒全集。那是个雨特别多的春天,雨声滴答滴答的晚上,早晨,周末,我都在一本一本地读亦舒。现在微博的简介和我的颈椎不好皆来源于那个阅读时光。
亦舒被称师太,其文字无论小说还是散文读书言简意赅,通透澄明。小说里的女主角都是事业认真,经济自主,思想独立又敢爱敢恨的新女性。读之非常畅快淋漓。
其实开春真的非常适合读亦舒,尤其是我们这种每年开年做计划必然做多读书的上班人员。立志读书却日常没有太多时间,更没有太多自制力来坚持。而亦舒的小说语言简单,道理通俗明透,但读起来有情节,叙事也绝不拖沓,读起来既爽快又沉湎。读得多了,自然就对读书有了最初的习惯。
今天看了一些去年很火的《诗词大会》。我印象深得倒不是武亦姝的诗词知识量的扎实程度。一个人有兴趣并能持之以恒有这样的积累是肯定的。我欣赏的是她的淡定。虽然有评委说她总是小心翼翼,但是我不觉得。
很显然,她对比赛这个场景是较很多选手都要熟悉的。因为什么,因为她熟悉她的诗词环境。亦即是她的场景依恋就是她日常的环境。所以她较很多人要淡定很多。这一点,我作为一个严重场景依恋者是非常羡慕的。
各种对这个节目的圈粉和批判。我不是专业做学术的,也没有诗词造诣。对这些圈粉和批判概不收。我对诗词的看法就是,我们作为非专业者,可以把诗词当陶冶。朗诵一些,背诵一些,抄写一些。提高一些文学修养,也可以静心怡情。
诗词的美是一种长久阅读才能慢慢体会的。这里又掺揉了很多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中。所以不妨趁春天万物始,没事也可以抄抄诗句,让日子更有趣,亦可培养美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确实比今晚放了很多烟花要美太多呀!
多年来对这个元宵日子仅限于文字。因为家乡没有种下过这个日子的仪式感意识。我们过赏灯节。但是对这个节日,诗词文字都很多。而我总会想起琅琊榜里林殊和霓凰相认后他们一起过元宵节的那个场景,梅长苏抬头望着花灯似是回忆又似憧憬,真是太好看的一个画面。
明天就是家里赏灯节了,是个适合祝福的日子。愿你新年计划如期,愿你更澄明通透,愿你拥有似诗句般美丽的日子,还愿你年年岁岁有人相伴看花看灯。
愿父母家人岁岁年年,身体健康平安!
【无戒365挑战营9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