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晨间日记,写到了关于生存策略的问题。今天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001 当下的行为模式是生存的策略
人时刻处于轮回之中,此处我不是在说佛学理解上的每一生每一世之间是轮回,而仅狭隘地指一辈子内。
曾经吃过亏的事情,依然会再次摔倒;曾经被这样的人伤害过,但下一段亲密关系的对象依然是类似的人。
因为我们当下的行为模式是我们一贯的行为模式,一般形成于童年时代,在我们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被强化固化,形成我们的生存策略。
举个例子:
在跟初次见面的人交流时,我们必须借助点什么外在的东西切入,有的人最长借助的是才华知识,即TA更容易对有才华知识的人产生认识的兴趣;有的人最长借助的是美容美食,即TA更容易跟初次见面的人聊这个话题,从而建立交往。
00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而绝大多数人有且只有一种生存策略,并且对这种生存策略非常执着。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都认为,这个生存策略是自己化解危急事件的最有效办法。
任何生存策略都有好处(没有好处人不会做),但有的生存策略好处更多,有的则少些。我们之所以形成某种策略,是因为我们认为,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别人就会亲近我们爱我们,而我们不这样做时,别人就会远离我们讨厌我们。
但如果过分执着于某种生存策略,都会成为问题。
只有一种生存策略的人会缺少一定的灵活度,TA判断事情如何做的方式只有一种,并且会执着地达成。如果外境不允许,就会陷入逆势,或者单方面努力,结果不是TA想要的,就很容易陷入痛苦,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003 最优的生存策略
最优的生存策略就是表达当下真实的感受,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即尊重自己的存在,而真正能看到自己的感受的人,也会看到别人的感受。如此,一个关系中,我是真实存在的,对方也是真实存在的,这自然会导致融洽而灵活的关系。
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会遭到颠覆。因为关注的是彼此的感受,所以人是最关键的,而如果策略是才华或者美食,我们无法避免陷入争吵,因为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同,且一直在变化。
佛陀说,人是“本自具足”的,即一个人的内在中藏着无限的价值和能量,我们不需要向外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只要真实地感受当下的感受,并学着表达TA就能发现更强大的方法了。
<晨间日记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