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创办于2000年9月,学校位于渭南高新区新二路9号,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学校现有聋儿120多名,全部来自于渭南周边城乡,教职工30名,学校宗旨是对聋儿进行抢救性语言训练及文化课学习,对聋儿家长进行指导培训的一所民办学校。
初次踏进聋儿语训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黑板报上的几个大字“康复一个聋儿,幸福一个家庭”!
一走进教室,就被孩子们的热情包围,孩子们冲着我大声的喊着“阿姨好,阿姨好漂亮” 他们热情,阳光,快乐,活泼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以至于让我很难相信这些孩子是残疾孩子!
这个孩子叫谭倩睿,渭南合阳人,今年十岁了,今天来正好遇到魏基成天籁列车的黄兆邦先生免费为孩子佩带助听器,黄先生一边按摩一边察孩子的表情询问,一次,两次,三次……
吕校长在孩子身后拍手测试孩子的听力!
通过黄先生的耐心按摩,经过反复测试,孩子终于平生第一次听到了声音!
史老师激动地说:“哎呀,听到了,终于听到了,前面都不知道测试了多少次了,都失败了,娃这次总算是听到了”
这是一间单训教室,老师在指导孩子进行声音辨别训练,家长也参与和学习,聋儿在配戴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必须通过科学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逐步掌握语言、才能学会与人交流!
单训课,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手遮住嘴巴,不要孩子看口型,其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孩子的听力!
全部都答对了,不忘鼓励一下!
这个班级是耳蜗小班,都是三四岁聋儿,进到教室,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手背后整齐的坐着,老师点到一个名字,这个孩子就站起来大声的答到,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这哪里像残疾孩子啊,可他们的的确确是植入了耳蜗的聋儿,“他们现在的听音阶段就犹如婴儿般,带上耳蜗,听力就能好,听力好了,才能模仿,现在先从发音开始学起!”
这个班级是一个助听器班,聋儿们年龄都在3至5岁,不是每一个聋儿都可以做耳蜗,做不了的,只能靠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往往学会一句话要靠老师不厌其烦的重复很多次!
辛花荣,女,单训老师,1977年生,大专毕业。曾参加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康复教师轮训班。并多次参加省聋儿康复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辛老师将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喉部,通过声带振动,利用孩子的视觉和感知觉让孩子学习发音! “孩子的语言基础一般是3到5岁,是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必须赶紧训练,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不好训练了”
高年级的聋儿们在教室里自觉地写作业,史老师说,对于高年级的聋儿,除了文化课,我们还要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树立残疾人的自信心,自尊心,不能全部依赖社会,不能养成向别人伸手要的习惯,一切都要靠自己!
中午吃饭时间,卜老师在为孩子们打饭!
吃完饭,孩子们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碗,不用老师费心!
拍摄中我发现,虽然这些孩子都属于聋儿,但是老师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几乎不做手势,表情都很夸张,主要让孩子用耳朵听,看口型,学着发音,史老师说,手势早都淘汰了,我们不提倡过多使用手势,因为手势会影响聋儿对语言的学习,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利用。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
妈妈们和孩子们同台演出!
他们都是听障儿童,他们都拥有着天真无邪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他们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致于全社会的关爱,世间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而我所听到过的最美的声音不是鸟儿动听的歌声,也不是孩子们动听的欢歌笑语,而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通过努力,发出的那些并不清晰的声音!
通过几天的拍摄,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抢救性语言训练,渭南高新区胜利聋儿语训学校实行以行为、品德、语言、学习、生活、工作为主的“全纳教育”和以听力补偿、语言矫治、医教结合进行的“全人教育”,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聋儿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年轻的老师们,像妈妈一样,随时随地对聋儿进行启发教学,纠正发音,老师们始终坚持用真心浇灌着每一个花朵,把一个个聋儿带入有声世界,使他们离开校园后,能够自食其力,像正常人那样幸福的生活,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最后,发张我和孩子的合影吧,看到我拍照,这个聋儿好奇的想看看镜头里的自己是个什么样,我蹲了下来,翻动着机子里的照片让她看,她将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脖子上,手轻轻的捋着我的长发,小脑袋紧贴着我的头,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孩子带给我的温暖,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被融化了,彻底的融化了…
*《渭南人的一天》是渭南首家以影像的方式纪录渭南人和事的纪实类、原创型自媒体平台。我们计划每年至少完成100篇与渭南人有关的专题报道,栏目以全面展现渭南人自信、自强、坚韧、乐观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弘扬正能量,力争为构建和谐渭南贡献一份力量。《渭南人的一天》独树一帜,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坚持原创,并根据栏目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力争将其打造成渭南新媒体领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