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铺垫
我为什么要编码
- 开发的产品有一个功能,需要用模拟信号对数字信息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完成后,通过模拟量传递到另一个设备,然后另一个设备该信号进行解码 。这里面就有两步转换和两步逆转换:
- 发射端:将数字信息转化数字二进制编码信号,将数字编码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 接收端: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编码信号,将数字编码信号解码为数字信息。
- 对数字信号编码模拟信号是如何转化为数字信号的问题,在此文章中不提及。
正文
常用的编码方式
- 本来是不需要介绍这一小节,不过笔者在网上查找该编码的详细介绍时,感觉讲的都不是很清楚,要么就是不够简练,废话一堆,要么就是太简练,到了看不懂的程度,笔者有时候都在怀疑作者自己有没有搞明白。
- 两种编码的统一之处:频率稳定的时钟源(下图时序图中的虚线)
- 参考图
图片来自网络,点击可查看来源 - 曼彻斯特编码
- 文字叙述:时钟源之间如果是上升沿,则表示0,下降沿则表示1。当然,你也可以反过来。
- 规律:看两个虚线之间,如果是下降,对应的数字信号栏就是1,反之为0。
图片来自网络,点击可看来源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时钟源开始信号为标准,如果在虚线处保持电平,则表示为1,如果在虚线处发生了翻转,则表示为0。
- 规律:数字信号栏,第一个数字为1,左侧虚线对应的差分编码电平没有反转,第二个数字是0,左侧虚线信号发生了反转,如此进行。
图片来自上上图统一网络,笔者做了些粗暴的编辑
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好处
- 在无法提供准确,且稳定的系统时钟的情况下,采用该编码,只需要区分1倍时钟长度和2倍时钟长度。
- 延续上一项,设备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不再需要协商一个标准的传输速率(比如通信里面常用的波特率),发射端只需要在数据的开头,随意发射一段相对固定频率的信号,作为1倍时钟长度,接收端则可以计算出2倍时钟长度
算法优化
- 上文说道,曼彻斯特编码只需要1倍时钟长度和2倍时钟长度的区分,就可以对数据进行编码,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不知道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没有。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没有反转的情况用0表示,有反转的情况用1表示。那么如果出现连续多个0的情况,电平可能一直不会发生反转,这时候还需要区分3倍时钟长度,4倍,甚至更多......
- 于是还是要引出IBM公司于1983年发明的8B/10B方式。应用该方法,大大弥补了连续多个0出现的情况,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准确性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 8B/10B编码枚举量太,下图给出4B/5B的编码,感受一下即可:
附上C语言代码
- 编码
说明:该编码的代码是项目里面的源代码片段,有一些别的算法影子夹杂在里面,主要是有8B/10B的编码算法和容差处理,强烈建议看看就行了,不要copy。
/*曼彻斯特差分编码
输入: str0:原始二进制数据
no_flip_len:无翻转的数据长度
输出: str1:二进制流数据
bit_len:二进制数据长度
*/
void Dif_Manchester1(u8* str0, u8* str1,u16 no_flip_len,u8* bit_len)
{
u16 avg=0;
u16 count=1;
u16 count_0=0;
u16 j=0;
avg = averge_range(str0);
while(count<no_flip_len)
{
if(!(*str0^*(++str0)))
{
count++;
}else
{
if((count%avg)>(avg*2/3))//此处做了容差处理
{
count_0 = (count / avg)+1;
}else
{
count_0 = (count / avg);
}
if(count_0 >= 2)//此处做了8B/10B编码处理
{
str1[j] = 0;
j += 1;
}
str1[j] = 1;
j += 1;
count = 1;
}
}
*bit_len = j - 1;
}
- 解码就不写了,理解了算法,代码只是体力活
CrekerLi,2017年9月2日修改以前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