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应该是史上知识付费、学习型社群的井喷式爆发时期,如果没有参加几个社群感觉就错过了几个亿。抱着好奇心态,我也陆续加入了N个社群,穿梭其中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越来越焦虑了。
01
在知识学习型社群中,有句话特别火,叫做“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这个金句在不同的社群中都有不同形式的改编和渲染,让我有一种“一个人肯定走不快,不是一群人绝对走不远”的感觉。
其实不然。
一次公司尾牙,邀请经销商从各地回来开会,晚宴在离会议地点稍远的一个餐厅,于是就有一些工作人员分批带着大家过去。
有一波人,是由我带路的,跟着我的一批人彼此之间比较熟悉,一边开心聊天一边走。
而我性子略急,也跟大家不熟,就在前面带路,走着走着就走远了。
一扭头发现跟着的一群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掉头回来找才发现他们走错了路。
而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没有一个人发现已经走错了路。
真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啊……
02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发现:
目标正确的话,一个人当然走得快,目标不对的话,一群人抱团,只会互相影响,离正道越来越远。
我身边有人因为相信抱团取暖,就打算自己搞个社群,来实现抱团,希望走得远。最近秋叶大叔、剽悍一只猫、李海峰等等社群大咖炙手可热,成为争相被模仿的对象。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能我也能。
这期间我就误入了一个家庭教育的社群,尚处于模仿阶段,体验感不是一般地差,与好社群的差距真不要太大。
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所有能够做到“一群人跑得远”的人,早就已经经历了“一个人跑得快”的阶段。
秋叶大叔一开始做社群的时候,最先聚集的,是能够出PPT三分钟创意教程的一票PPT高手,所招的学员也是学习这一技能的人。
猫叔在做自己的社群之前,经历了做100个人的采访,经历了跑遍全国大江南北的向高人请教指点,才做了社群。
海峰老师在做DISC社群之前,课程已讲了近20年,在2015年就开始尝试用社群的方式创造更多链接,现在仍在不断地迭代玩法。
而一群本来就跑不快的人抱团只会彼此拖累,一群“一个人也能跑得快”的人抱团,才会跑得远。
其次,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撑起一个社群。有很多人蹲在某个社群里,仰望着群里的大佬,觉得“我都跟他在一个群了终有一天也可以变得和他一样厉害”。然后该玩玩,该懒懒。
但所有大咖晒他怎么玩的时候,通常不告诉你他多么努力。像秋叶、猫叔这些拼命三郎,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在读书训练营里,班长分享过一次,慢慢来,坚持走,比较快。
在成长和构建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体系的初期,不要指望捷径、加速,需要的是去探索你自己的愿望、需求、目标、方向。
03
我为什么会焦虑?
害怕父母身体不好,害怕自己失业、被后浪取代,然后找不到工作,害怕给孩子辅导功课,害怕教不好孩子耽误她的未来……
由于未来未知,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所以焦虑。
于是开始加入各种社群,期望与大家抱团取暖、快速成长。
可惜焦虑并没有解决,反而更糟。越努力,越焦虑。
04
怎么才可以真实对抗焦虑?
我想,首先要承认它。
焦虑是人们真实、正常、以及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的情绪。前提是,它是适度的。
我的长期焦虑已影响到孩子,不听话起来会大喊大叫,发出很尖厉的声音,焦虑是会传递的。
其次,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
身体亚健康、职业焦虑、育儿困惑……
最后,明确能做的是什么。
我应该做的,不是每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而是正视焦虑:
1.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去锻炼。
2.就算失业、短期内工作不好找,也允许自己停下来,慢慢寻找其他的可能。
3.对知识付费断舍离,少即是多,有限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4.放过自己,就放过孩子。让她长成她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我期望的样子。
焦虑,本就是我觉得“无法解决当下的困境”,才会产生的情绪。而事实上,我或许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无能,转念便可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