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那描画的面纱,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记住,进你的责任算不了什么,那是对你的要求,就像你的手脏掉了就得洗一样,并不值得称道。唯一重要的是去爱你的责任,当爱和责任合一,神的恩典就会降临于你,你会享受到超乎一切认知的幸福。”
一直很想给《面纱》写一篇读后感,但碍于时间原因,今日才下笔。时隔一年半,内容不太熟悉了,于是又粗浅地翻了一遍。
面纱的男主人公是个很没有存在感的角色,至少在书的前半部分是这样。他在女主人公凯蒂看来很无趣、身材矮小、长相一般、不善言谈。凯蒂不喜欢他。
当一个人不喜欢你时,你再怎么对她好也是徒劳无功。
男主沃尔特深爱女主,我一直好奇到底凯蒂哪里吸引他了?凯蒂的美貌、她的无知、小聪明、愚笨....一些旁人眼里的坏脾气在心爱你的人眼里都是小毛病,都是可爱的。
可是爱情不是勉强就能长久的,一味地付出和掩藏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沃尔特想要用自己的耐心、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凯蒂,让她在两人的家庭生活中慢慢感到丈夫的魅力,可是他不知道凯蒂的虚荣和对新鲜感、浪漫感的追求。
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你喜欢浪漫的人,我就把本来沉闷稳重的我变成一个那样的人,这样的感情很容易就因为某一方的放弃而结束。
如果说是女主戴上了面纱,那么沃尔特同时也戴上了面纱。
生活里很常见这样的情况:A非常喜欢B,但A打听到B喜欢长发文静的女生,A又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当她想要为喜欢的人改变时,却发现B很快就换了口味。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却改变自己,想要互相喜欢,得要互相吸引,而不是为另一方去妥协。
女主人公凯蒂的择偶观是:浪漫多金、身材高大、英俊、言谈举止得体的男人,其实也就是小说里那些完美男主的人设。
可是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凯蒂从没正经谈过恋爱,等她有这方面的想法时,已经嫁给了一个不符合她审美的男士了。这时,她出轨了。
以爱之名的放纵与伤害是杀伤力最大的。凯蒂认为自己和查理的爱情至高无上,大过婚姻,这在沃尔特看来是多么可笑!
当爱走向末路,就会变成恨。当恨过于浓郁,就成了另一种爱。
两个主人公都不懂的如何婚姻,当他们共同抛掉彼此的面纱后,已经天人两隔。
凯蒂一直希望沃尔特可以原谅她,但沃尔特死前只说了一句:“死的人是狗。”
书的后半部分,是女主一直在寻找自我的过程。沃尔特死后,她想的是什么呢?她不想他死,却也没爱上他。“他原来活着,现在却死了。”
凯蒂寻找着她的道:“道,有些人在鸦片中寻找到,有些人到上帝那儿,有些人寻求威士忌,或者爱里寻找。这条道终归只有一条,可它不通向任何地方。”
道在心中,心中有道。
凯蒂寻找着自由,她从未见过、从未试过的自由,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救赎,毛姆给了她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相较于书,电影中两人最后的平静自然的相处更能让我感到婚姻的真实,就是慢慢发现对方的好与坏,慢慢接受。
这本书里,芸芸众生就像蒙上了一层雾,当雾散后,我们才能窥见生活的真谛。
��(m��v:O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