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台湾,我在寻找潮汕的文创生机

昌黎旧治,百载商埠 我立潮头,踏歌前行



在远方的乡愁


潮州市潮安林氏家庙与状元第遗址


台湾人是最爱犯乡愁的,从吴念真的乡音到余光中的邮票,隐隐约约地总觉得他们心里缺失了什么,像少了一个家,有时又好像一个国。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也开始背起沉重的行囊背井离乡。忽然间,也觉得鼻子有些酸楚,泪眼涟涟。


站在台湾的街头,思绪万千,那远在屏东县的潮州镇,近在耳旁的台湾话(闽南语),艋胛剥皮寮的布袋戏……无不诉说着这片千里之外的土地与潮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次去台湾,我在寻找潮汕的文创生机。


台北小日子商号

01


台北诚品敦南店书柜


在去台湾的前夕,一则消息刷屏了朋友圈,汕头第一家24小时书店结业,4年零5个月,1610个日夜,38640个小时,壹茑书巢在一片唏嘘声中落下帷幕。先是三联,后是壹茑,现实如此骨感,理想长的丰满,也许情怀是一个“胖子”,在租金和各种人工水电物资的生活压力下“日渐消瘦”,汕头的一盏灯,熄了!


千里之外的台湾,情怀这个“胖子”却膨胀了起来,在台湾各地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推动,文化多元、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完整传承,以及大量海归创意人才带来的国际视野和营销经验等有利因素,在文创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塑造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品牌,诚品书店便是其中一例。



提起“诚品”,文艺青年们都知道,那是台湾一定要打卡的书店。


但大概真正去过的人才了解,说“诚品书店”其实不太确切,它更像是一家内置图书区的综合百货。它以书起家,后来发展却为的多元化。现在,它的官方名称是“诚品生活”,英文名“eslite”,源于法语古字“精英”。诚品的野心在于,它不只是卖书,更要贩卖一种“诚品范儿”。


台北诚品敦南店


台北敦化南路的诚品敦南店是所有诚品的始祖,率先开创的24小时书店模式备受两岸文化届推崇。曾获国际大奖的浪漫电影《一页台北》即重点在此取景,遂使它变成宅男们邂逅佳人的梦想之地。另一家在台北比较特别的诚品便是诚品R79(即中山地下书街店),一改常规诚品大楼的立体分层模式,平面铺开,讲横向店铺大通连接,让来往行人一路漫游书海,随意光顾两侧诚品小店,融逛街、书店两种闲趣为一体。


诚品成功的精髓是“人文生活美学”,正是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并贯穿整个产业的运作,才使得诚品的发展越来越好。


人文,关爱人的心灵,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提升;

生活,发现生活之美,从而热爱生活,致力于生活品质的精进,提升生活品味;

美,营造阅读氛围之美,创造生活之美,发现人性之美。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先生说“诚品书店讲的额是终极关怀,是人,是生命,是阅读。同时又把阅读扩展到书与非书之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致的方面,阅读包含阅读社会,阅读生命的风景”。诚品书店用一种具象去表达生命中最推崇的善、爱、美。



发展文创,回归人文,是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对人的价值的反思,对生活品质的重新思考。在撇除了商业之外,文化、精神、心灵,可能是21世纪人类最需要去关注的议题,显然中国大陆在这方面还十分欠缺,虽然近几年有不少24小时书店开始营业,但总归是只学到了诚品的形,未能读到诚品的意,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摸索。


02


去年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工业遗产在揭阳》,纪念曾经作为潮汕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揭阳糖厂的离去。


提到台湾工业遗产文创园区,大家脑子里立刻浮现松烟或是华山吧!



台湾拥有许多工业遗产文创园区,台湾六大都市均拥有工业遗产改造的文创园区。这些工业遗产文创园区许多是日据时期的工业厂房,许多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城市扩张及产业转型,这些曾经在台湾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厂,要么搬迁,要么破产重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老旧的工业厂房承载着城市百年来的历史文化记忆。


对于这些遗弃得的废旧工厂,政府不是一味拆迁,而是寻求二次价值转换。在台湾的众多文创园中选一两个代表,松山文创园和华山文创园实至名归。


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


前者拥有百年历史,从始建于1937年的松山烟厂演变而来,在烟厂时代就以简洁典雅的厂房风格和做工精细的建筑材料,成为台湾现代化工业厂房的先驱。转型文创园时,它又被注入设计的生命力,进而成为“台北文化创意的橱窗”,吸引了众多企业、品牌、设计师在此扎根。历史提供养分,设计促进新生,松山文创园给出了文创产业和生活环境共生的新思路。


后者有“台湾第一个文创园区”的身份,打名人牌吸引粉丝,创造产业集群效应,是台湾的文创橱窗和台北最亮的文创星云。在台北所有的文创园区中,它虽不是面积最大,但却是发展最早、营运最为成熟,同时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处。


周末的文创园文创集市


台湾文创园对于潮汕工业遗产保护的启示:

(1)尊重工业遗产历史保护,旧建筑讲述历史文化故事

(2)发展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用店铺和市集提升全天候吸引力

(3)延续深层次文化塑造,提供新机会、新资源、新平台。



华山1914文创园里的文创店


03



这次台湾行,我把很多时间留给了老街,用近乎散步的速度去挖掘发现有趣的老街,也借由这些安静又美好的老街,深入地体会了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


老街不缺少历史,不缺少文化古迹,缺年轻人,缺活力。位于台北市大同区的大稻埕是台北商业发迹的重要历史街区,其中迪化街两侧尽是美丽典雅的巴洛克风格老街屋,多是百年老店的中药行、南北货、茶行。


白天的迪化老街


随着历史街屋的活化再造,越来越多的文创小店进驻,大稻埕的老街增添了许多活力(这也是当下老街再造的常用方法)。


迪化街上的百年老店


大稻埕街区的新生始自2011 年,十大文创制作人周弈成所带领的“世代文化创业群”,以支持微型创业形式,租借老街屋并以灵活的经营合作方式,陆续打造了小艺埕、民艺埕、众艺埕、联艺埕、青艺埕、学艺埕、合艺埕等各具特色的文创聚落店铺,也带动了整个大稻埕的文艺复兴。



百年老铺与创意小店比邻,既保留了老台北的人间烟火,又接纳着新时代的文创梦想,成为台湾新兴的文创聚落地标。



04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一阵就就不散的怀旧情怀。说是怀旧,其实更是对修缮师傅淡泊名利,鞠躬技艺的尊敬,也是对老手艺精益求精“慢”节奏的认可。


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台湾,深深吸引我的不仅仅是美食、美景,更因为有一群满怀热情、精益求精、默默坚守,用一辈子诠释着「职人精神」的手艺人。

在去台湾之前早早便联系了台北「日星铸字行」的传人张介冠先生,这家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拥有整个华语世界最后一批繁体铅字铜版模的日星,成为我了我心目中的汉字圣地。



日星在亏损了多年后,终于在台湾文创产业兴起的潮声中迎来喜讯,陆续受到出版和文创同行的青睐,设计兼具怀旧与创意的“铅字小礼盒”、开发活版字体库、向年轻人传授活字印刷术,这家继承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命脉的铸字行也得以流传了下来。



潮汕的手艺,其实很多技艺都是薪火相传,想起之前看过的《了不起的匠人》,惊叹之余也是有写忧伤的,有时候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潮汕人,我自己有什么能代表或者象征潮汕的技艺?答案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无论是潮汕话、潮汕民俗、潮州木雕、英歌舞等等,好像学了一些,却是什么都不精湛,顿时诚惶诚恐。


2017年暑假,我们拜访了“揭阳蘭香木偶团”和民间捏猴艺人陈才授先生并做了这两篇访谈录,点图可神奇穿越哦~


一直很喜欢潮汕传统手艺,机缘巧合又在此之前拜访了潮州国家非遗传承人卢芝高老先生以及卢壶工作室卢文祥先生,对于这些传统手艺的现状,确实不是很乐观。我也曾向设计师蔡仕伟老师请教,把手艺做成产品的现实难度;这两年走过不少地方,也渐渐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一是可以将传统技艺品牌化,打造精致实用的产品,用人文思维去打动顾客,有利于价值的提升,扶持手艺人生计。


二是提升传统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在日本,这种老艺人是十分受人尊敬的,有利于非遗手艺的传承,这也是乔布斯不远万里去日本膜拜“小林研业”的原因了吧。


剥皮寮附近的台湾布袋戏展示厅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有了交易,产生利润,匠人才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足够的尊严和体面,手艺就有传承下去的可能。任何传统手工艺想发展传承必须走进生活,还必须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艋胛龙山寺地下街的布袋戏展示厅


台湾文创发展经验于潮汕有何启示


当下,潮汕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空前,文化创意产业正沿着快速增长的通道前进。台湾地区在文创的道路上走出了特色鲜明的道路,其发展经验之于潮汕有许多借鉴意义。


1、挖掘“在地”元素,促进品牌化发展


“在地化”元素打造独有IP。台湾地区的文创特别注重“在地化”元素的应用,台湾“在地化”设计体现在尽可能地用当地建筑物、材料、文化符号、人文故事等应用到设计中,这些以“在地化”元素打造的文创项目,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都有属于自己的IP。“在地文化”是设计创作永恒的素材源泉,在文化和文明中,去发掘提炼独特的主题和文化元素作为自己原创的基石。我曾经收集过不少适用于作为文创的潮汕“在地”元素IP,从功能-色彩-物料-风格-文化的角度,一步步去深入研究学习。


台中市审计新村文创园的文创小店


2、政府筑巢引凤,甄选民间文创企业共同开发


政府筑巢引凤,公私合办,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营造有利于地方文化创意发展的社会环境。具体项目上有以政府出资建设,甄选民间文创企业以租约的形式共同开发文创园区,如台北的“华山1914文创园区”;也有政府出政策、出土地,民间资本出资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框架的情况下开发文创园区,如高雄的“台铝MLD文创园区”。


台湾省台中市审计新村文创园


3、注重知识产权,保障文创附加值的实现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植根于民众;台湾地区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植根于民众,经过设计师、艺术家创作的文创商品进入市场,其价格主要是由生产成本、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价值、营销成本等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知识产权价值,台湾民众愿意为高出数倍于生产成本的文创商品买单,其实就是愿意为高附加值的知识产权而买单。


每一家小店总会有一些可爱的文字吸引着我


4、注重在地资源,演绎文创精品


善用本土材料、文化资源进行设计。大概在一个多月前,我与设计师张简士扬先生聊到台湾文创设计时,发现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设计师对“在地”的材料有着近乎痴迷的态度,使用本地出产的原材料结合在地文化进行创作,似乎成为台湾设计师之间的默契。以台湾普遍生产的蘑菇、槟榔、茶叶、竹子这些原生态材料作为元素,设计和开发出多种文气十足的文化创意商品。


入驻审计新村里品墨良行


5、文化引领创意,文创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文化引领创意,文创紧密联系生活。中国台湾地区注重文创为民众生活服务,文创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创产品为民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其介入生活的文创类型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主体思想就是“文创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让文创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生活得以艺术地呈现,达到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高度统一。


夜幕下的迪化街


有好的文化,才有好的文创。拥有上千年历史文化的潮汕,也将在文创的潮流中,将自己的文化发挥到最大值。文化、创意、产业三项从来都不应该是分开思考,也不可能是混为一谈,我们在一边学习他人的过程里,也要重新检视自己的根本,找到潮汕应有的独特之处。


在这条文创发展之路,潮汕应该展现出从里到外的魅力,拿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潮汕味,以任何方式落实于人民的生活之中。而我们能期待,潮汕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能被看见,即便这条路不容器,我们依然有自信的文化给我撑腰。



铠铠

于广州,祝大家周末愉快!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文生活美学——诚品书店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喻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台北松山文创园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薄玉杰. 借鉴台湾文创经验探索内丘木版年画传承新途径[D].天津科技大学,2018.

[4]田青芬. 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及向大陆延伸的趋势[D].南开大学,2013.

[5]王思琪. 设计使命、人文关怀与品牌塑造——以台湾文创品牌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7.



打赏随意,分享必须

小手记得点[在看]

不流血也不流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