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公众平台的一句回复,饭后和同事简单的闲聊,慢慢的连通了一些思绪。16年毕业后,给自己制定了两年计划--重点在工作。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和成长。新征程开始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前期事少,关注点还是在自我身上。展开想来,又连接了好多。
前两天的文章《如何令事情、时间、身体同时达最好状态》中提到“沉浸”二字,基于时间管理这方面,我确实需要这样,基于生活......再回到那个语境:“书中指出时间管理的秘诀不在于分秒必争,在于’沉浸’二字,尊重你正在做的事情,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对待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一种状态,它里面包含着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的预期。”
尊重、享受、认真对待的这样一种状态。之前的状态,我觉得并没有充分做到以上三点。更多是和自己怄一股气,什么事情,一定会做到让自己内心舒服的程度,没有尊重和认真对待事情本身。
喜欢的工作,却没有让自己舒服地享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事情的进展,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没有真正从内心给到一处位置。所以结果,只能说是自己满意了,说实话,又真的满意吗?或许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那份补偿心理吧。
不想留有悔恨,所以一直在做事情,真的是在做事情吗?也说不上是,因为一直是内心在挣扎、在纠结。到底怎么办?怎么办?做的事情真的是需要做的么?只能说一下我当时的状态是:埋头做。方向清楚吗?不清楚。做了情况会有改善吗?也不清楚。一味努力填满自己,说更准确点,是压榨自己。一直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又追求令自己舒服。越想要舒服,越和自己过不去。简直就“自残”呐。
世人都是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为什么会“自残”,现在想来,我的世界只有我,对别人感到抱歉,事情处理不好,谁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么!因为只有我。
之前,遇到一位姐姐,让我想想我之前的工作状态,我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它很充实。她说:“你真的开心吗?”我说:“真的啊。虽然累点,却是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成长的过程本来就会累,在我可承受范围,我觉得还好。”她说:“我看到你并不是很开心,你自己好好去挖一下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受。”当时觉得,说的是啥么。很怀疑,没放心上。今天,也不是基于自己去想这样的一个话题。我现在的能感受到的那份感受就是:“太不爱自己了”。一个都不爱自己的人,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觉得人的一生都在解读自己。一开始,就是想看看我到底什么样,我的能力的极限是什么。太多的关注到我。甚至可以说只是我。可是,自己是生活在社会这个环境之中,解读自己,解读的是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情中才能看到人的样子。最终是回归到人,中间的联系是人,是事。本来可以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那时了解的自己,是打磨过后的自己。我却选择了一个自我消耗的方式,最后了解到的自己,也是伤痕累累的自己。所以,任何时候,保持和社会建立联系的思维习惯。看似绕了一圈,可是这样的网络建立起来的时候,自己的能量是不是也更大了?那才是真正轻松、快乐的自己,可以整合资源,而不是被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