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读书听曲话人生

                              鲁子牛

                          2024-03-02

                                    一

        人生有长短,时光有快慢。

        长短不一、宽窄不齐的人生,是由快慢不同、虚实相间的时光来填充的。

      人生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态,对时光的感触自然不同。

        小时候,家乡经济落后,家中生活困难,老是盼着过年,故“度日如年”,觉得时间过得特慢。

        青壮年时期,忙于学习、立业、创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节假日自觉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

        进入“五十岁”门槛后,应了孔夫子那句“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箴言和家中老人那句“人过五十天过午”的极富哲理性的俗语,顿觉时间过得快了起来。

      退休赋闲后,买菜烧饭、读书习字、散步遛弯、听听音乐……时间过的飞快,忙的不亦乐乎。

                                  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圣先贤历来倡导读书立志、修齐治平。当然,读书无用的论调在世俗中也一直存在。就当代大多数人而言,尤其如吾辈出生于农村的贫困子弟,大凡能取得一定成就,过上小康生活者,刻苦读书学习、高考拼搏“中榜”,无疑是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唯一上升通道。

      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路探索、一路感悟。青少年时代,我们尚不觉悟,不够成熟;待到我们逐步觉悟了,成熟了,不知不觉已步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诗句)的老年时段了。

        少年时代,我们充满朝气。背诵《论语》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读南宋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使我们意识到时光宝贵,时不待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宋郭茂倩诗句)。

        青年时代,我们意气风发。吟诵伟人诗词名句:“人生易老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认识到沧桑变迁乃人生、自然之“正道”,进而非常豪迈地发出积极投入改革开放、振兴中华伟大实践的青春誓言。

      年轻时读李商隐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自然觉得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晚景”都不免有种凄凉之感。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一档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栏目《夕阳红》开播之际,由“乔老爷”乔羽作词、空政文工团男中音佟铁鑫演唱的主题曲《夕阳红》,一炮而红。歌词曰:“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不仅那时的老年人听得鼓劲,即令当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吾辈,也是听得热血沸腾。那简洁朴实而内涵丰富的歌词,浑厚悠长的曲调,充满深情的演唱,犹如一坛陈年的老酒,醇香飘过几十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及至自己步入老年行列,对其中的人生意蕴,体会愈益深刻。

        退休后,挥毫书写早已熟悉的曹孟德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立刻觉得年老也不是一无好处,亦应老当益壮,并专门找人刻了一方“老骥伏枥”闲章,不时打印在书法拙作右上方,自我励志。还经常书写朱自清先生晚年反用李商隐诗意而题写的自勉联:“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我觉得,人越是到晚年,越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掌起自己的精气神来。

        说到读书,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一段名论:“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说的是,读书会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感悟愈益深刻。少年读书,重在打牢知识基础;中年读书,剑指职场功利;唯老年读书,利于益智养生。人之一生中,职务、名利可能随时被剥夺走,至少退休后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唯有读书得到的知识和内在修养,能够伴你终生,到死也无人能够剥夺。故范仲淹《岳阳楼记》高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杜牧诗言:“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洛阳长句》)

                                    三

        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一般来说,人的基因决定着其寿命的长短,人的奋斗与心态则决定着其生活的质量。因此,人生的价值不单单在于活的长久,关键在于活的充实、达观。尤其是人到老年,不能再把生活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应脚踏实地的活在当下、活好当下。不宜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轰轰烈烈、喧嚣热闹,应学会营造和享受生活的清静和安逸。

        步入老年,在应对孤独的“老年化”过程中,阅读《庄子·知北游》名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使人悟得人生苦短、珍惜当下,故应达生乐死,不能悲观厌世。正如《淮南子·精神训》所言:“轻天下,则神无累矣;细万物,则心不惑矣;齐死生,则志不慑矣;同变化,则明不眩矣。”

      生命的价值有轻有重。太史公司马迁《报任安书》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自小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告诉我们,为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就普通公民的生死而言,我觉得即便不是为国为民“轰轰烈烈”而死的那般“比泰山还重”,只要做到不危害社会或他人,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与人为善、活好自己,没有白白虚度时光,就算是活得有价值了,虽称不上死得“比泰山还重”,但绝不是“比鸿毛还轻”。故在读《仓央嘉措诗传》时,这位清代诗僧关于“世间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的人生箴言,使我豁然顿悟:世间事,除了生死,都能改变;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心大了,任何事都是小事;心小了,任何事都是大事。

                                  四

      十年前的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青年歌手王铮亮演唱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风靡海内外。此曲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情绪,“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直白的歌词,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字字句句直扣心扉,将父母的爱表达得朴实感人。歌曲充满感染力的“走心”演绎,令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由此引发的人生话题曾经持续发酵。

        那时,步入“天命之年”的我们乍听这首歌的感受是,自己的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实在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及至今日我们这一代人陆续退休步入老年行列后,自己的父母或早已不在人世,或已步入耄耋之年。此时此景此情,再听这首老曲,真想如屈原那般发出“天问”:“苍天啊!时间都去哪儿了?”

        平时散步或读书习字,习惯在手机上选点音乐曲目伴听。有天晚间伏案写作时,恰好搜到了台湾流行歌曲教父李宗盛演唱的《曲中人》:“以为自己够洒脱,却逃不开这命运的曲折。有时觉得很脆弱,忽然发现没人可以诉说。心早已不愿漂泊,却注定没了奢求的资格。多少深夜独自难过,反复重播着这首歌。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谁是谁非爱与恨,满身的伤痕。昔日浪漫的回忆,如今早已变陌生。只怨老天太弄人,坎坷的红尘。”

        李宗盛的演唱自然渗透着对自身婚姻挫折之爱恨情仇的痛彻感悟,但品味其独有的烟嗓、深沉的诉说,尤其是那句“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在我这样一位刚刚步入老年行列的人听来,可谓“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句)。我们往日说道的老人之事、看到的他人之事,在社会上或书籍中阅到的人生百态,今日或明日随时都会上演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一幕一幕就像在脑海中过电影一般。用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故人生阅历中,不断增加的应该是持重和自知之明,努力减少的则是轻浮和无知狂妄,最要不得的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五

        刚刚逝世的当代草书名家刘洪彪先生,2014年8月在举办“阅世读人——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之际,曾撰写一则六十岁人生自述。读此自述,其人生阅历之曲折艰辛、身体多病而豁达、书艺探索之刻苦、艺术追求之创新着实令人感动。尤其是其“阅世读人”之感言,让人读后感同身受:“余以为人生在世,度日经年,最要紧者,无非阅世读人。所谓阅世,历春夏秋冬之更替,观日月星辰之暗明。所谓读人,看世界时局之变幻,察四围人际之暖寒。”

        这让我想起了《周易》和《庄子》所阐述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深悟其道,能够帮助我们做到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孔子为《易经》作传时有一段名言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周易·系辞下》)

        孔子指出,天下的人到底在思考什么?忧虑什么?天下人所走的道路虽然不同,都会有共同的目标。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有百种不同的思虑。天下的事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太阳落山而月亮升起,月亮落山则太阳升起,日月循环往复使大地上拥有光明。冬天过去则夏天到来,夏天过去则冬天到来,寒暑交替就形成一年四季。以往的事情,已经退缩,将来的事情,即将发展,在退缩与发展中能够审时度势而采取行动,就能得到好处。尺蠖将身体弯曲收缩,为的是伸展前行。龙蛇在冬天蛰伏起来,为的是保全生命。孔子认为,精研《周易》微妙的义理就能达到神机妙算的境界,是为了学以致用、正确行事。利用《周易》中所显示的道理,可以使自己安身立命,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超出《周易》易理所显示的事情,再向前发展,即便是圣人,也是不能知道的了。用《周易》的智慧了解事物的神妙,知道事物的变化,采取正确的行动,就是伟大的德行。

        在“天人合一”的宏大世界观里,《周易》构筑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庄子则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将人融于天地之中,既提醒人处于天地宇宙之渺小,又凸显人超脱于万物之灵性,故“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如此境界,妙哉!美哉!伟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