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蜀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人杨戏,性情简略,蒋琬有时候跟他说话,他都不应答。有人对蒋琬说:“您跟杨戏说话,他理都不理,实在是怠慢!”蒋琬说:“人和人性格不同,就跟相貌不同一样。背后说人坏话,不要当面赞同,背后又议论批评,这是古人之间的告诫(舜、禹君臣之间的告诫:‘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杨戏如果要赞同我呢,不是他的本心;要当面反对我呢,又突显了我的过失,所以他不说话。这正是他爽快之处。”
又有一事,督农(掌监督农业生产,征收粮食以供军用)杨敏曾经诋毁蒋琬说:“做事糊涂,实在是不如前任。”有人把话传给蒋琬,主事官员要治杨敏的罪,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任,怎么能治他的罪呢?”主事者又说要质问杨敏,要他说清楚,到底什么地方糊涂。蒋琬说:“既然不如前任,处理事情一定不理想,不理想,就是糊涂。”后来,杨敏因为其他事被关进监狱,众人都害怕,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无適莫,杨敏得以免重罪。
华杉曰:
这里说蒋琬“心无適莫”,出自《论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適,念敌,敌视。莫,同慕,羡慕。
君子对天下之事,没有什么存心敌视的,也没有什么倾心羡慕的,没有羡慕嫉妒恨,只以义为标准。这也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情绪好恶,都得其正。
《论语》里说颜回之德,“不迁怒”,就是说,在哪儿生气,就在哪儿生气,不把这怒气撒到别的地方。蒋琬厚道人,不生气,而即使是生气,也不会在其他时候有机会就报复。
就事论事,该怎样就怎样。这道理我们都懂,时常挂在嘴边。但实际做出来的事,就不是这样。这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之难。所以修养,最有效的法门,就是修“言行一致”,《中庸》说:“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君子切实笃行的,就是言行相顾,说的话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说。
言行相顾,还有一个窍门,就是拿自己说别人的话,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说别人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标准最高的时候,拿那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就找到抓手了。
6、
秋,七月,皇帝开始临朝听政。
7、
八月,大赦。
8、
冬,十月,吴太常潘濬去世。孙权任命镇南将军吕岱接替潘濬,与陆逊共同处理荆州文件。吕岱时年已经八十,身体健康,精神抖擞,十分勤劳,事必躬亲,与陆逊同心协力,功劳都相互推让,南方人都称道他。
十一月,吴国将领廖式作乱,杀死临贺太守严纲等,自称平南将军,攻打零陵、桂阳,交州诸郡摇动,拥众数万人。吕岱上表报告事变,即刻出发平叛,星夜赶路。孙权派使臣追拜吕岱为交州牧,并派诸将唐咨等率军络绎相继,攻讨一年,击破廖式,斩廖式及其党羽,郡县全部平定。吕岱再回到武昌。
9、
吴国都乡侯周胤将兵一千人屯驻公安,有罪,贬到庐陵。诸葛瑾、步骘为周胤求情。孙权说:“当初周胤年少,并无功劳,就授给他兵权,又封给他侯爵,是因为惦念他的父亲周瑜。而周胤有恃无恐,酗酒淫乱,恣意妄为,毫不收敛。我迫于他的罪恶,不便让他回来,只是让他吃点苦头,让他能够自知。他身为周瑜的儿子,又有二位教导,假如他能改过自新,又有什么担心呢?”
周瑜哥哥的儿子,偏将军周峻去世,全琮建议将周峻的部队交给他的儿子周护。孙权说:“当年赶走曹操,占领荆州,都是周瑜的功劳,我时常不能忘怀。刚听说周峻去世的时候,也想过用周护。但是,听说周护性情凶危,用他反而是害他,所以改变主意。我对周瑾的思念,岂有终了之期呢!”
10、
十二月,皇帝下诏,恢复夏历,以正月一日为元旦。
邵陵厉公上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
1、
春,旱灾。
2、
蜀汉越巂郡蛮夷数次叛乱,杀死太守,之后新任太守都不敢到郡府上任,将治所设在安定县,距郡府八百余里。刘禅任命巴西人张嶷(yi)为越巂太守。张嶷安抚投降的,诛讨强悍奸猾的,蛮夷畏服,郡界之内,全部平定,再将郡府迁回治所。
3、
冬,吴国发生饥荒。
二年(公元241年)
1、
春,吴国准备伐魏。零陵太守殷札对孙权说:“如今天弃曹氏,接连对曹丕、曹叡降下天诛,天下虎争之际,居然以幼童执政。陛下御驾亲征,取乱侮亡,应该举国兴师,集中荆州、扬州所有人力,调查丁壮和老弱,丁壮参军打仗,老弱负责后勤运输。再通知益州(蜀汉)军队,出击陇右。授给诸葛瑾、朱然大军,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陛下大驾,进入淮阳,扫荡青州、徐州。如此,则魏国襄阳、寿春,受困于我;长安以西,又要抵御蜀军;许昌、洛阳之众,势必分离。我军与蜀军形成掎角之势,两头并进,魏国百姓必然响应。到时候,各路大军将对将,帅对帅,他们总有一路会出问题。一旦一军败绩,则其他三军动摇。我军即可厉兵秣马,集中物资,乘胜逐北,以定华夏。如果不能集中全部军力,还是像以前那样以小部队进攻,则不足以大用,而容易退缩。百姓疲惫,朝廷的威望也消失,反复次数多了,力量也会枯竭,不是上策。”
孙权不听。
夏,四月,吴国全琮攻略淮南,决开芍陂堤岸;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包围樊城;诸葛恪攻打柤(zu)中。魏征东将军王淩、扬州刺史孙礼与全琮战于芍陂,全琮败走。荆州刺史胡质以轻装部队救樊城,有人说:“敌人气势正盛,不可迫近。”胡质:“樊城城墙低矮,守军又少,所以应该急速进兵,以为外援。去晚了就危险了。”于是勒兵抵达城下,城中守军军心安定下来。
华杉曰:
殷札之计,也是一厢情愿想当然,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