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项脊轩志》-- 高中课文,全文背诵(我们那时候)。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其实《项脊轩志》归有光自己就分了两部分来写。
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
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之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后半段写得着实悲伤)
今天想说的是它的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人们不愿故事太过悲伤,然后《项脊轩志》有了后续。
今伐之,为博小娘子一笑。
1.起手网友很皮。
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少年时。
2.接的好,我们要把故事从头讲
小娘子为吾与吾妻之女,今伐树,为小娘子造出嫁之物,愿其伉俪情深,不输吾与吾妻。
3.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白首不负心,这是我们最爱的结局。
注:
归有光: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誉为“今之欧阳修。”
小娘子:少女的通称。
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
归有光有“今之欧阳修”之称,“小娘子”用于此恰当无比。
在文中,我把“年少”改为“少年”,在古时候,未出嫁的女子、男子他们所处的时期都可称为少年时。特别爱“少年”两个字,可能是最纯洁的年代吧,也可能是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抛开项脊轩志这篇文章,光从最后这些句子,我感觉都能编很长的一段故事了。
大风吹来了
我们随风飘荡
在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
此生多寒凉
此身越重洋
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大风吹来了
我们随风飘荡
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
我想回头望
把故事从头讲
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