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到要将书分好类是很重要的。果然,今天就学到读不同类型的书是要用不同的阅读技巧的。今天读了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
作者指明了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比如如何读实用性的书,如何读想象文学,如何读小说故事,如何读史诗,戏剧等。当然,想要知道这些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首先必须清楚这些类型的书都包括哪些,或者说一本书到底属于哪种类型,它具有什么特点。
实用性的书就是教你怎样做。书中会出现“应该,应当,好,坏”等词语。作者会明确指示你或建议你该如何行动,能产生什么结果或效果。这样看来,《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典型的实用书。它提出“如何读”的问题,然后一环一环地加以解答。它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增进理解,让读者从基础阅读,迈向检视阅读,进而开始分析阅读,直至进行主题阅读。它的每一章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导,或者说相关的规则来帮助读者实现自我阅读的目标。
实用性的书带给读者的主要是方法。当然前提是读者完全认同这一方法,或者愿意尝试作者讲述的方法。阅读一本实用性的书,最重要的事情是读后行动。如果有了这些方法,并不去实施,去行动,那就相当于纸上谈兵。所以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实用型书籍时,应当行动起来,看看自己在以往的读书过程中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地方。行动起来,让自己有所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让自己有所收益,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读。如果只是读,没有任何行动,那么读与不读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消遣了一些时光而已。
当然,有些类型的书是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也不需要去分析,去思考,只需要一些情感和想象力,完全把它当作消遣和享受就可以了。比如抒情诗。对待诗歌,我们只需要一遍一遍读它。当我们读诗歌的时候,我们的情绪,神态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或悲伤,或惆怅,或喜悦,或无奈,我们只需读着诗歌,让它浸入我们的灵魂。也许有人会说,那不一定,我也要去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在什么情境下写的,我也要挖掘作者的动机。这一点我想在我们初读诗歌的时候是完全不必要的。我们一定是先被诗打动,才会去想诗人,但也许那就是一首无名的诗人,张口而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我读到此时时,我开始回顾我所读过的书,把它们粗略地分分类。我发现从前我基本是把所有的书都当资讯来读。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读死书。这也是作者想要读者避免做的事。如果读完一本书不提出问题,不思考,不分析,不在书中寻找答案,那么读者的理解力是无法提升的。如果不能提升理解力,读再多的书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今后我要对照着《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认同的方法去实践,让自己从一个纯粹获取资讯的读死书的人变成一个懂得阅读艺术,增进理解力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