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考完后的第一大事自然是——填志愿。思考过这场“世界上最复杂的博弈之一”之后,我们发现,填报志愿的选择和人生的选择何其相似也。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时刻,是你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反复审视或者复盘的。填报大学志愿就是其中之一。
细究起来,中国人的高考情结中相当大的比重和填报志愿有关。
高考就像是你每天在银行里存进一点“努力”(或者“不努力”),存了十几年之后,一下子全部取出来,去一个什么都有的超级大卖场兑换一个通往“不一样的未来”的入场券。
好消息是你把各种“努力”七加八加,发现自己有资格兑换好几种入场券,你大可以好好挑选!
坏消息是,每种入场券到底意味着什么,你并不完全明了。
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博弈之一。你和全国几百万同龄人一起做选择,别人的选择会影响你的,你的选择也会影响别人的。
“高势能”的选择
总体来看,在复盘“填报高考志愿”这件事的时候,往往是感觉庆幸的人少,感觉遗憾的人多。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我当年的考分本来可以进某某大学的。
对于自己专业的“嫌弃”,其实大多不过是像吐槽自家熊孩子一样的小trick,而对于自己学校的抱怨,则常常是带着真正的遗憾。
所以,回到一个经典的疑问:
必须做出取舍的时候,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从这个角度看,很显然,选学校。
除了学校和专业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越来越多被提到,那就是学校所在的地域。
硅谷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吴军博士在收到的“硅谷来信”中谈到他对填报大学志愿的看法时,就明确提出“城市>大学>专业”的观点。他提出两个原则是:
城市优先,即应该首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名校优先,即应该尽量去名校。
为什么?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好的老师、最充足的设施、更多的和世界大师接触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换学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最强的同学圈子。
至于具体的专业,则建议在考虑国家层面的大机会、个人的特长和兴趣之外,尽量选择“势能高”的专业,也就是那些相对难学,而又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的专业。
大咖果然就是大咖,窃以为说的很对很对!仔细看这个分析背后的逻辑,就是在选择中,宏观的因素重于微观的因素;每次选择都为下一次的选择留下充足的机会,就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个逻辑恐怕不仅仅适用于填报志愿,几乎适用于所有重大抉择。
人生的选择
我试图分析,如今的我有多少成分来自我就读的专业,多少成分来自我毕业的学校,多少成分来自我栖身其中的城市。答案是:彼此交融,难解难分。
这就是填报志愿最有意思的地方:恐怕只有在选择时,城市、学校、专业这些因素才分别存在,一旦选择之后,所有这些宏观、中观、微观,都会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具体而微的事,来影响你,渗透你。
所以,“高势能”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学校和专业这些因素内,更存在于“人”这个因素内。虽然我们读的专业势能不高,但读这些专业的我的这些同学们,势能超高的!
当我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不是校园,不是课堂,甚至不是食堂,而是人,是我的大学同学和老师——特别是我寝室室友们的一张张笑脸。总有一些梗是只有你们一班同学才明白的,总有一些话是只有共同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才懂得的。
无论是城市,还是学校,抑或是专业,都有两重属性。一重是写在简历里的,一重是写在经历里的。
前者不过是有时候不那么容易撕下来的标签而已,后者才是真正长在身上的。如果只是简单走一遭,轻轻的去,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恐怕城市、学校和专业都不那么重要了。
你一起走过这四年大学生活的人,一般是不太会写进简历中去的,但是却会真正的走近你的生命里,甚至在你不知不觉中,长远的影响着你的思维和行事风格。
所以,填报志愿时的选择,是在选择你未来四年将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
永远敞开的选择
虽然大学志愿的选择是人生中最常被复盘的选择之一,但和人生几乎所有的选择一样,这仍然是一个敞开的选择,不能被覆盖,但可以被修正。
特别是在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立体,人生路径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只要你不断增加自己的“势能”,让自己保有不断学习、灵活适应的能力,选择和修改的权利永远在你手边。
所以,所有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种选择,高考填报志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摘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