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同学Stacy 薛的推荐,在上海短住期间没有错过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演出的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我对芭蕾舞艺术连略知皮毛都不算,肯定也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Critics(评论),不过当时认真欣赏了哦,本文随想主要在回程的地铁上构思的。在上海的读者推荐去看看。
顺便一提,我更喜欢黑天鹅,尤其是因为看过娜塔莉·波特曼演的《黑天鹅》。现场版芭蕾舞剧里小白天鹅优雅,纯洁灵动,通常伴随着一群伴舞;但黑天鹅一出场气场碾压。
正文分割线
芭蕾舞剧观众中,小盆友出乎意料的多!粗略估计占据了接近1/3,最常见的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带着刚满1米的(舞剧儿童限制最低身高1米)小萝莉(也有不少小正太)来观看。
从大部分父母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本人并不是特别享受,主要目的是带着孩子来陶冶性情的。用McGuire's Psychological Motives(麦圭尔的心理动机理论)来分析,这些父母消费动机是目的性的认知成长;但是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即使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转化为内驱力购买,其终身用户价值是非常高的。
这样的情况可以类比美国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很大一个30~40岁成年人观众群,他们就是当年看着漫威漫画书长大的,看到是情怀和童年回忆。有人可能反驳,不同于漫画书,孩子们可能也并不是特别享受音乐会,话剧表演等。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多少人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吃蔬菜?当长大之后,自己渐渐也会平衡饮食,不会只想吃肉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推出一下几点:
1. 目前的文化行业,可以从教育行业宣传。比如古典音乐会,话剧会,博物馆可以向幼儿园,中小学宣传,中国父母对教育消费几乎可以说是完全非理性的。比如我在美国MOXI博物馆的年会员制,办理之后可以一年多次来看。
2. 从长远趋势来说,未来10~20年,当这一代00后、1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中国的文化消费成为习惯性重复消费,支出比起上一代(80,90更多是猎奇消费),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