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谈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作为现代的生意人,要想持久经营,若没有双赢思维很难走远。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在人际交往中作者把它归纳为六个模式,它们分别是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这六个模式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利害两个方面。并提出问题:哪一种最好?众观全部,有五种都是在输赢模式的分别中盘旋,人我差别,输赢较量,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唯有双赢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
双赢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谋其利。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双赢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还要有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要有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
当人们谈起生意时,合作的双方都在思维,当思维达到了一定境界时,彼此合作才有轻松愉快的感觉,否则,难以长久维系合作关系。
要想做到双赢,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经历五大方面的洗礼。首先“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结构)”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因为我们不能用赢或输的手段达到双赢的目的。
双赢品德是靠诚信、成熟、知足为基础的,不需要什么技巧或花招。
双赢关系是以双赢品德为基础的,在信用的情感帐户下发展的。
而双赢协议没有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作为后盾,就形同虚设;当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被称为“绩效协议”或“合作协议”,在双赢协议中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这五个要素赋予双赢协议重要意义,使协议双方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真正的双赢协议是双赢模式、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的产物,它以相互依赖的人际交往为对象,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也就是说双赢必须有相应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而且所有体系都要建立在双赢的原则的基础上。双赢体系要为双赢协议创造有利环境。
双赢最终的结果是同双赢过程密不可分的,只有经由双赢过程才能实现双赢结果,这里的目的与手段是一致的。我们怎样达到完美的双赢过程呢?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四点:
1.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2.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生意理念一直崇尚双赢。当我与客人建立合作关系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收到的钱与我付出的劳动等同吗?当我要建立合作关系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能共赢吗?否则我会放弃。当我与人相处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能占便宜,哪怕吃点亏都可以,但不能负别人,尽量吃苦相当,做到双赢就好。所以十年开店生涯,磨练了我共赢的思维模式,也成全了我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店延续至今。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也感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