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做计划的

说到做计划。我尝试过许多方式。

开始时,我习惯用文字记录每天要做的事项;接触excel后,我会在表格上列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前两年,参加铁杵重拾文字记录方式;学习思维导图以后,再也没有用过其他方式。

1

去年开始学习手绘思维导图,其中有一节课是时间管理,管理时间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列计划。做完作业的当下,觉得思维导图太方便了,直观且清晰。

我是以周为单位,列出每天具体事项。白天碰到不知道要做什么时,打开图片一看,就知道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完。

坚持一阵子,对于每天要做的事情了然于心后,列计划就不需要很细致了。大部分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2

列计划只是开端,倘若没有及时总结,很容易懈怠,我就是如此。思维导图上的总结不难,只要每天临睡前,在每日完成事项后边打上√,同时回想未做事项的原因。

别小看这简单的环节,越简单越容易忽略,一忽略就懈怠了,尤其自制力差的我,每次忽略,就会出现长时间的懈怠。好在,经过不断重复的列计划,每天该做的事情都有做。只不过,时间没掌握好,常常赶在一块做了。

我做的这张计划表的思维导图,用颜色区分了,每一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另外,在时间上也做了区分,固定的时间以及弹性的时间。

如此这般,计划就切割成了4个时间段。一定要做的事情,时间固定;一定要做的事情,时间弹性;想要做的事情,时间固定;想要做的事情时间弹性。

3

于我而言,将时间排序的话,我会优先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一定要做时间固定这一块,其次是一定要做时间弹性。因此一定要做的事情,通常会被我安排在早晨以及下午娃睡觉的时候来完成。

以这周为例,阅读写作画画哄睡运动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如图做了安排。当然,这过程也完成的不是很好,比如,运动我就没有完成过。

由此可见,运动是我目前相对排斥的。那为何我仍旧要将它归为一定要做的事项里呢?因为我想养成每日习惯,用计划的方式不断重复的告诉自己我要运动。说不定哪天就真坚持下来,如同阅读写作画画那般。

4

目前进步很大的时间段是,想要做的,时间弹性这块。以前我把有效陪伴当做每天一定要做的事情时,完成很差并且焦虑。

陪伴本该在放松状态进行,当我附加要求以后,陪伴反而无法专心,总想从手机获取怎么陪更好,导致在娃面前频繁看手机,使得他对手机的好奇心日益加重。

改变策略后,就告诉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就专心陪娃,不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行。如此这般,在娃独自玩玩具的时候,我反而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刷手机。

虽然我的计划是按照时间段来做的,但因为带娃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执行计划时会适当调整。多数情况下,只要有空闲我会把计划里能做的事情先做了,以防拖延。

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有些事情没完成。这和我的拖延症有关。比如《妈妈是什么》的心得,共读群没强制要求当天要完成,我懈怠之后,便会拖延,因为觉得可以等到最后一起完成。

5

总体而言,列计划与我而言很必要。这周跟随计划的节奏,我实现了早睡。早睡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白天精神好。

此外,列计划让我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相对缓解了压力。

如果你对做计划或者思维导图有兴趣,欢迎私信交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