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时间成本这个概念了,时间是一种资源。她从指缝中悄悄溜走,最后你希望她留给你什么?
时间的管理=做事情的效率x所做事情的价值
一、高效的行动
拖延?迟迟不肯开始?
“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先做一点简单的事情,把这些清理完了再做最难的——后天会议的PPT。。”
“距离最后答辩还有100天,我每天准备2个小时,50天肯定就能完美完成了,现在还可以再玩二十天。。”
别让感受拖着自我走。
启动+执行=行动力
1、获得启动力的方法
我们不应该太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应该在意自己的目标并直面现实。
1)321启动法:任何一件你想去做的事情就在心里跟自己倒数,3、2、1,发射!
比如早上一旦"闹钟一响"我就立马"数321起来"
2)捆绑策略:把远期的目标与现在结合起来,想想要付出的成本。
我想要一个活的健康一点老了不遭罪现在管住嘴,迈出腿。
3)不管哪个,行动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容易导致失去自控力,那就是想做/要做的事情太多的时候
比如写作、看书、健身、教孩子。由于很难判断哪个事情更重要,比如在两本书里看哪一本更好,于是在犹豫中寸步难行,最后走上了拖延的道路。
行动比选择更重要!开始做,不管哪个
只要我们去积累价值,无论这件事情收益多少,我们都能聚沙成塔。
所谓成功的一生,就是这样无数个或大或小的长期价值,累积而成的结果。
2、获取执行力的方法
1)任务分解: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通过完成小任务获得成就感。
任务的工作量很大?干了一会就干不动了?
分解!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似魔鬼的步伐~
每完成一步,便松了一口气,再接再厉~
2)早➕快:效率和提前是一个整体,效率会带来提前,提前也会带来效率,从而形成正循环
见于未萌~
在正式工作之前,先发制人、提前思考、未雨绸缪。
提前预料后期的障碍和困难,想到相应的对策。
有哪些可能性?每种可能性出现之后如何应对?分别要对原有的方案进行怎样的调整?
时间上的稀缺会出问题的!问题压问题那个叫负循环~
二、高效的规划
做时间规划?
你是这样的吗?
1个小时做完这个,然后再花半个小时做那个,上午做完这三个事情
然并卵啊,计划赶不上变化,像我,是从来都排的很满做不完。。你呢?
我们应该规划的是事件,而非时间
专注才能高效
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在弄手上的单据,一个电话打过来,说了半天别的事~
在填录图表,有人在旁边讲了个八卦,分神了~
回头一看,咦,我刚才在干嘛来着~? 我弄到哪了?
一个人一天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产出就不高。。。
1、番茄工作法
把事件匹配上番茄钟。
1)设定一个25分钟的闹钟;
2)默念三二一原则,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3)用专注的状态高效率工作25分钟,不允许走神;
4)如果做到了以上三点,就算吃掉了一个番茄;
5)如果25分钟内走神/被打断,则番茄钟失败,回到步骤1;
6)每完成一个番茄钟休息5到8分钟,然后用321法则再开始下一个番茄钟。
做完一件事情你能用几个番茄呢?
是不是事情变得好衡量了?
注意要休息!本来一个人就无法长时间专心,正常一个番茄钟的时间就需要休息一下~
那,今天你打算吃几个番茄?
2、GTD
用着眼前的Photo shop,想着一会要做的事情~
那能做专心了吗~
把事情记下来,放到收集栏,空出大脑做现在事情,之后巴拉出来收集的分分类,哪些近期需要完成哪些一个周以后。做完的归档~
GTD 以前写过
这俩可以结合的,比如你在执行番茄钟的时候,有人找你,就把事情记到收集栏,然后再做原先定的事情。
收工啦~
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