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提早回到了婆家,作为广东潮汕姑娘,成为江西媳妇已经15年,回江西南昌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也就平均一年一次吧。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女儿已经是比我高的少女,儿子也长得高高壮壮。相比以往孩子们小,不能自由出门,现在13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让我觉得行动自由不少。虽然孩子们在广东出生和成长,但毕竟孩子们是南昌人,今年过年我提议让孩子们熟悉家乡的乡土文化和历史。
我们到了第一站是滕王阁。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了多少网络引用的千古名句。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在看现场的AI视频讲解的时候,很是感动,历史长河浩瀚向前,人类在保护着文化和优秀传承上的精神和执着应告诉后辈。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很多名江西人传,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谢晋、夏言、祝枝山等,和孩子们讲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充满着自豪和光,以江西人而骄傲。
我们到了第二站是八一起义纪念馆
老公本来不想我们去,认为太沉重了,但表哥带我们去了,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带孩子们看看,先辈们为了我们这一代的幸福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才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晚上还去了万寿宫和绳金塔,吃了当地的小吃,体验当地的文化。
虽然我和大宝因为有些水土不服发生腹泻,但吃药很快止住了,婆婆和老公叫我们不要到处吃和走,但比起让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家乡,用舌头触碰家乡的美食,感受那份浓郁的过年乡情,一点点不舒服又何以挂在心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