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太平小学 王兰
翻开这本书,是于老从年轻时到头发花白的一些照片,和学生在一起时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也许我不用继续往下读都知道了于老师多么让孩子们喜欢,可是于老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让我迫不及待的进入书本。
开篇于老师说到愿做 “甘草”我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甘草”是一味中药,他说到这是他的同事把他比喻成“甘草”他分析到为什么称作“甘草”而自己就愿意当“甘草”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甘草性温、味甘第二个特性是包容 第三个特性是调和。读到这里我不禁反思自己,我在教学中有没有这三个特性,很惭愧啊!严厉过多,包容欠缺,调和不够,这个不管是为师之道,同时用在做人也是通用的。
和不够,这个不管是为师之道,同时用在做人也是通用的。
让我特别应该学习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是喜欢他的,从于老举的大量实例中。不难看出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同时他说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原话:1老师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不喜欢教书,2、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3老师只和好学生谈话,难道她不知道我也在努力吗?
经过一提点,我在班级里面做了一发实验,真的发现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关注,开学初有几个孩子情绪不佳,因为是留守儿童,对于离别他们是最痛苦的,了解这个实情后,和他们谈心,陪他们一起吃饭,让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学校环境,结果真的效果很好,后来樱桃成熟的时候,他们拿着新鲜的樱桃让我尝尝,三八节给我制作贺卡,那一刻我为他们高兴,我同时知道焦炉的路上,该怎么走下去,于老虽然离我们而去,所幸的是他的这些教育理论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当教科书学一学,我会一直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