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会在朋友圈看到小伙伴发的消息说看了某人推荐的书,结果就如同嚼了苍蝇,难受且并不适合自己。我就想了一下,貌似我很少看到烂书,我找到的书都还是挺适合我的呢,这篇我来谈谈我是怎样选书挑书看的。
首先、我跟着人走。
如果我看了某个人的书,喜欢,我就会去把这个人市面上可以找得到的所有书都找回来看,并且去了解这个人的背景,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一个体系,了解了他的背景以后看他的书也更容易理解,即使一个人写了很多书,很大的可能是某些观点是贯穿始终的。这样你虽然看了这个人的一堆书,但是看得越多,越到后面花的时间也就越少,这其实是个效率很高的方式。比如我最近在读塔勒布,就把他的所有书都买回来看,并且我会去看注释,去了解他书里提到的一些作者和书籍。
这就是我跟着人走的另一个方面。如果我喜欢某个人的书,那么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书里提到的某些书我也会感兴趣,并且这也算是我喜欢的这个作者帮我做了一遍筛选,我就顺着这个思路一直延续着找书看,一个作者再帮我推荐另外一个作者的书。有阅读和思想的延续性,遇到我不大喜欢或者看不懂的书籍的概率很低。
其次、我按照专题找书看。
如果我对某个方面感兴趣我就会去买一堆相关的书回来读。比如最近这几个月我关心的另一个话题心理学,就买了一堆大部头的心理学书籍回来,《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故事》,等我拿几个月时间把这一堆书看完,基本上也算是入门了,对这个学科会有一定的了解。
实际上我这两个找书看的方式是相关并且相互联系的,通常是因为一个主题开始接触某个人的书,喜欢,于是都买回来,再扩大阅读范围。对我来说,这样看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我的系统性会比较强,等我转移兴趣的时候对这个话题和这些作者都有了不错的了解,比零散的东一本西一本看效率更高。
当然,这里面找书还有一些小心得,比如看专业类的书,我挑选版次,这个是跟李笑来学的,去挑选在某个领域出版次数最多的书,比如我看的《心理学与生活》,是第19版,这是真正经过时间考验的书籍,作为入门再好不过了。
这是我挑选书籍的方法,但是在挑选之前有一个更重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看书?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看什么书更重要。时间真的是有限的,为什么你想要拿这个时间来看书?
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阅读历程,那些如饥似渴看得废寝忘食的书,都是带着我自己的问题,更甚者是可以在文字里看到我自己的投影的。我为什么看《心理学与生活》?翻开目录我就走不动路,每一章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看得见世界?我们怎样记忆?意识是怎么回事儿?我就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自卑,为什么人会抑郁,我总想着我每多了解一点这些知识,相应的状况发生在我身上的概率就更小一点。
大多数时候,真正能勾起我们兴趣并且让我们深入阅读的书都是跟我们自身相关的东西,情感上的也好,心灵上的也好,生活中的也好,工作中的也好,你得先有那么个问题或者好奇,有那么个目的才能持续的去书籍里寻找答案。当然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功利,但是你想想,即使小时候你妈妈让你读诗歌还说是为了陶冶情操呢,不也是目的么?
关于书单和推荐书:
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单,每次看到我都想翻白眼,对不起啊,这是不好的习惯得改,但是作为一个文明人总得有点什么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以为然啊。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世上真的很少有什么必读书,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适合读的书也是不一样的,在不了解详细情况的时候书单就和你闭着眼睛去图书馆里抽两本书回来看是一样的效果。
我对书单不以为然,是不是就不找人推荐书了呢?当然不是,我还挺喜欢找人推荐书的。一般我找人要推荐的时候,会找特定的人并且给出详细的信息,比如我对思维导图感兴趣,我就会去找我认识的人里面思维导图最牛的人,跟她表明我想学习思维导图,询问对方有没有适合作为入门的书。这样有的放矢,在进入新的领域之时遇到烂书的可能性也低。现在互联网更是方便,就去找在你想要了解的领域里的大牛,然后去礼貌的询问,不然付费去咨询都是很容易找得到的。
其实在跟人要书单的时候也是,要跟对方表明详细的个人信心和兴趣倾向。阅读是件很私人化很个性化的事情,适合你的书不一定就适合我,要给对方提供详细的信息,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总的来说,书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一本书看不下去就丢开不看就是了,真的没有任何一本书适合所有人。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去买一堆这方面的书回来,从里面总会找到几本自己看得懂也喜欢的书,接着顺着这个人开始自己的读书大业,基本上就会很愉快了。